“你天天在想啥,帽子进水了?”
“你是个猪头,真笨!”
“喝,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了算了”
如果你听到这些话,是不是都不好受?也许也从来没想过这与“暴力”扯得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我们的生活中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有些话确实很伤人,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你是否想到改变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人们通过非暴力沟通,获得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籍,也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它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个环境。比如说:自我对话、与人交谈、小组讨论。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沟通模式“当我(看、听、想到)……,我感到……,是因为我需要/看中……,你是否愿意……”,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通过觉察,使我们心存爱意……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小收获:
①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需要,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到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②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在我的生活中,很少会有人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包括我在内,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以及表达感受的词汇有哪些?只知道表达感受的词汇有开心、生气、愤怒。词汇之缺乏。
通过了解表达感受的词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也有助于解决冲突。比如:“你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想到你,我火冒三丈。”、“你能来,我很高兴。”
③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有不同感受,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有没有满足。当我们听到不中听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⑴责备自己;⑵指责他人;⑶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⑷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在当今中国文化中,并不鼓励我们提出个人的需要。特别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往往是与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⑴“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⑵“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⑶“生活的主人”——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有责任,到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意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厅,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重要文件能够得到妥善保管。”、“你大声说话,我有些烦。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学习”“朋友叫我外号,我会感到难过,因为我想得到欣赏”。
⑷非暴力沟通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告诉对方,我们需要他做什么。避免抽象的需要,需要借助于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比如“我想多一些时间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饭”、“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哪些需要”、“我希望你能参加关于人际交流的培训,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增强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的小收获。在运用时,请小姐姐小哥哥们先深吸一口气,先做到真诚地倾听,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会豁然开朗。这个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知道并实践到你的生活中去,你就会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