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夏天不孤单第32篇原创文章,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这是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都能拥有梦想。
这是最坏的时代,你的机会可能到明天就是别人的,你的梦想到天亮就有人替你实现了。
01
一位老哥发文吐槽现在的小孩上学,就像是在当特种兵,才初一就要做作业做到晚上12点。群里一阵义愤填膺,但除了逞点口舌之快,也只有默默忍受。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事不是学校的错、不是老师的错、也不是家人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要怪只能怪同龄的孩子太多,竞争太激烈。现在不当孙子,将来哪有机会当爷。
为了长大后当爷,小时候只能忍辱负重当孙子,这是多么忧伤的故事。比这更忧伤的故事是,即使小时候当了孙子,长大后也还是当不了爷。因为想当爷的人又何止你和我。
小时候,老师和父母总会语重心长地教导我:
“学习苦一点不要紧,等工作后就轻松了。”
现在,没能当成爷的我只能继续用这个梦想安慰自己:
“工作累一点不要紧,等退休后就轻松了。”
人生真的只能是众人参与的马拉松?人生的追求真的只能是拼命跑?世界那么大,就没有另一种活法?
也许还真有。
02
美国时代周刊在2015年评选的最具影响力100人中,有一位30岁出头的日本女性近藤麻理惠,她的职业是“收拾房间”,就是帮助别人把凌乱的房间收拾清爽干净。
在中国,这应该是家政服务中的一项吧,工薪阶层每隔一段时间自己也会动手整理房间,似乎没什么特别。但这位日本妹子做家务做得特别好,好到能改变你的人生。她有一本书就叫做《改变人生的整理魔法》,实践过的读者表示,书名副其实,确实能改变人生。凭借这一项技能,她光是写书就写了3本,不仅每本在日本都卖出100多万册,还被翻译成英语、德语、韩语和汉语等多种版本,远销海外。除此之外,她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家居整理指导,甚至成立了专门的整理学校和整理协会,教学生改善自家环境,还为立志投身整理行业的学员提供专业培训。
近藤麻理惠把“收拾房间”当职业也并非偶然,这其实是她从小的兴趣爱好。她在幼儿园时就开始看一些主妇类杂志,从小就喜欢打扫、整理、烹饪等家事,那时候的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上中学时就开始研究收纳整理的技巧,目标是找到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整理一次就不会再变乱”的整理方法。大学二年级时她就开始提供整理咨询服务,毕业论文写的都是《从性别角度看做扫除和整理》。
因为会收拾房间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这也没谁了。要知道,2015年只有两个日本人入选,另一个是村上春树。
03
在中国,像这种在某个细小领域非常能干而能够帮助别人提高生活品质的人也开始多起来。
果壳网旗下有一个网站叫“在行”,在这里你可以花几百块钱约一个行家见面,当面咨询有关领域的情况。在网站上我们看到:
有教你怎么拍出好照片的,一次1小时,收费700元。
有教你怎么喝出最有逼格咖啡的,一次2.5小时,收费500元。
还有教你怎么打双扣的,一次2小时,收费500元。
甚至有教你怎么享受和谐性福生活的,一次1.5小时,收费1000元。
“在行”的这种模式似乎很被人看好,两天前刚刚又获得腾讯的投资,累计融资已经超过2亿元。
04
很久很久以前,海尔的张瑞敏就说过: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过去30年,信奉这句话的企业都发展了起来。现在,每一个把这句话作为准则的个体将成为时代的赢家。
这是一个人们愿意花钱买品质生活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们愿意花钱购买知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一定非要挤在一个公司彼此竞争,我们不一定非要在一个金字塔上痛苦攀爬。我们可以把时间投在喜欢做的事上,把兴趣爱好做成手艺,然后分享给别人,帮助别人改变生活。这个世界是平的,我们只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冲破土层,自由生长。这或许就是另一种活法。
在我看来,这种活法就三好。
一是好在动力最大化。做什么事都不会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有动力,把兴趣爱好钻研成手艺,可能性远比研究其他工作更高。
二是好在缓解了激烈的竞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太一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出现大量竞争者的概率比较小,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三是好在降低了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未来是属于机器人的,我们现在干的许多事都将被机器人取代,尤其是那些换谁都能干、缺谁都会转的工作。而这种个性化的手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很难被机器人学习,可以说这是人类在未来捍卫存在价值的重要领域。
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多条路,走在路上的人行色匆匆,脑子里想着怎样弯道超车。这个世界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路,不是因为不好走,只是还没有人走。你第一个走,这条路就是你的。
所以,走自己的小路,让别人去堵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