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到底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从我的理解,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从公司、个人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会有不同的诉求。个人认为,在社会关系这个纽带的连接下,双方的关系,也像车轮一样,在滚动前行。
先从公司的角度讲。公司(这里先限定公司的范围为私人企业或者上市公司,扩大到范围会把问题暂时复杂化,当然类似的国家机关、非盈利企业,会有类似的排比,暂时先不分析)都寄希望于服务于公司的所有资源(当然包括人)为公司创造做大的利润。所以少投入多产出就是个最简单的逻辑。
所以公司的机制在于用成熟的制度来维系一个高效的发展。制度维系的就不会是稳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恩格斯关于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公司。那么制度更多的维系的就是追逐利润的效率。类似工业革命的社会化分工,当前信息社会,多数公司还抱着分工以及模块化的思路,逐渐的把人也作为一种可以量化的资源,成为一个执行者,把信息化时代,创造的人,通过制度来打造成工业时代的资源。
既然人也逐渐作为一种工具(或者说最多是高级一点都工具),那么就不能具备不可替代性。所以不符合当前制度的工具,都要满足统一的模型,在既定的范围内创造。这样的方式虽然抑制了继续突破创新的动力,但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短期的利益。
所以,企业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一切的政策、制度都一定是服务于这个本质的。包装成各种先进理论以及措施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也都是一种手段。
当然,我也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在抨击这种制度。这些制度本身的先进性还是存在的,可以把各个大企业的发展历程拿来研究一下,多数还是能找到这些影子的。但是更堵的500强,按照这些思路发展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后,自然一种大企业病就自然上身。
有点宿命论的味道,通过集体的力量取得胜利,通过集体的手段去维持似乎总是很难。这样的发展,往往在需要变化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就像我之前讲的,很有可能模块里面对东西,大家已经不了解了。那么最好的方式就可能只是维持,而不是改变了。这个时候,再转向已经来不及了。
这点思考在读《灰犀牛》的时候已经深有感触,作者在讲了几篇不能坐视惯性不理的道理后,也怕矫枉过正,提出来一些过早调整而失败的例子。其实当时我就有种无力感。一种做也不是,不做也不行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 。所以在读了《银河帝国》自己突然理解了,这种无力感似乎就是被历史和社会的自然规律压迫下产生的。当年不是事后评价,而是提前要做决定的时候,往往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