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句口头禅像病毒一样传遍了朋友:
「我可以这么做,但是没有必要。」
这个句式,其实来源于近两年不断制造流行语的电竞界。
原意是,某些战队在比赛中因为膨胀而导致失利,可他们的粉丝却无脑护主。因此激起了游戏玩家们的集体嘲讽——“我们可以赢,但是没有必要。”
只是没想到,这个句子深刻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明明可以] 代表了对自身行为的认可和接受,「没有必要」则透露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这句话还是“解题万金油”,不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它都可以完美解答。
跟「我可以这么做,但是没有必要」这句话的来源一样,我常常在游戏比赛的直播弹幕里看尽人生百态。
那些调侃,反讽,跟风,或者制造笑点的各种句式,都蕴含着这种云淡风轻的人生哲学。
在这个“一言不合就开撕”的网络年代里,跟对方持有不同观点是一件充满暗涌的事情。
然而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倡导「用力活着」的一批人,跟「活得很丧」的一批人竟然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和平共处的,甚至逐渐在观点对立中产生了共情。
那就说明:不管我们是用力活着,还是活得很丧,只要能让自己更舒服就可以了。
这跟我们常说的「佛系心态」不一样。佛系是什么都 OK ,什么都可以一笔带过。
而在这种“我可以,但是没必要”的状态下,我们其实清楚地知道内心的需求,所以才能在纷繁的条件里精准地获取不一定最优,但一定是最轻松的解答。
毕竟,过分计较「得失」这件事,最是让人疲惫不堪。
我们可以活得折腾,但是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