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我正洗碗中,似乎听到彤宝在客厅喊什么,赶紧关了水龙头从厨房出来,结果看到这样的一幕:
她把佩琪玩偶往地上一扔,喊道:“让你不听话!说了不要尿到裤子里,又尿到裤子里了吧?”完了还踹了一脚,又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我知道她在学我。
各方面的原因吧,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感觉特别压抑,脾气也很暴躁,对待彤宝更是没有往常的耐心。
前一段时间就又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能吼孩子,却无法控制,又是冲着彤宝喊,又是摔东西,自己把自己气得胸口憋闷疼痛。
感觉自己在那时像个恶魔。
我知道:吼叫并不能解决问题。
什么情况下家长会冲着孩子吼叫呢?归根究底就是挫败感导致:
当我们发现孩子超出了自己掌控的范围,或者孩子做不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在耐心被磨光后便出现了“狮吼”现象。
孩子被家长吼了之后,无非就是两种反应:
一、倔劲上来,坚决不服从;
二、赶紧承认错误。
但两种反应的结果均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比如说我家彤宝属于吃软不吃硬的,我吼她,她只会表现得更强硬。据她姥姥说,这倔劲随我,好吧,原来报应在这里等着我呢。
我一个好朋友的儿子则相反,只要家长一生气,立马乖乖承认错误。
无论是彤宝的倔强还是朋友儿子的识时务,结果就是我们发现孩子并没有改变,甚至会更糟。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
南风和北风打赌看谁能让街上的行人先脱掉大衣。北风生猛地使劲吹,想把人们身上的大衣吹掉,结果人们感觉太冷了,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很温和地刮,让人们感觉到温暖,人们也就主动脱掉了大衣。
当我们吼孩子时,就像冬天的北风“呼呼”吹来,孩子只会把“大衣”裹紧,而不会脱掉。
我明白:吼叫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在家长的怒吼下,孩子的性格形成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是肯定会。
如果长期生活在大人歇斯底里的喊叫声中,孩子一般会出现两个极端情况:
一、变成大人眼中的“好孩子”,长大后唯唯诺诺,不敢声明自己的主张。
二、变成大人眼中“无药可救的孩子”,长大后脾气暴躁、为人冷漠,可能会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他倒不至于有多么冷酷,但是脾气的确不好,要么是没来由的生气,要么是说的话很扎人心。据他说,他的父母脾气也不好,从小家里管教很严格,挨骂算轻的,挨打也是常事。
另外,对于像彤宝这么大的婴幼儿,他们会把大人发脾气时的样子看在眼里去模仿,就像我开篇讲得那样。
语言、口气、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而我感觉到的不是欣喜,而是害怕,怕她以后变成那样。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岁到6、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基本上都是受大人的影响。
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行为举止、语言习惯以及道德观的发展,家长们:任重道远啊!
我决定:针对性地改正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婴幼儿的思维并不成熟,他们没有对危险的预见性、不懂对错、没有时间观念……所以成人对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不”。
这几天在读蒙特梭利的一些文章,她有这样一个观点:
孩子追求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大人要做的是观察而不是掌控他们的行为。
为什么会发脾气吼彤宝?就是因为她不听话。而这个“不听话”真的是不听话吗?这是最近我在思考的问题。
除了对彤宝的伤害,吼她时我能感觉血气上涌,胸口憋闷,这就是发怒对自己身体的伤害。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吼孩子都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明知故犯是很可耻的,所以,我正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
一、调理身体。女人的生理机能决定了总会时不时有控制不住的暴躁感;另外肝火旺也会使人心情烦闷,这需要药物调理。
二、多看书、听欢欣的音乐。知识的陶冶能使人气质发生改变,而音乐也有带动人情绪的作用。
三、做运动。运动对身心都有好处,强健身体的同时,也愉悦了心情。
四、当天气好的时候,去户外走走。尤其是全职妈妈,活动范围太小,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压抑的情绪。
五、别让孩子、家务占据了你的所有时间。主要针对全职妈妈来说,其实很多全职妈妈文化水平并不低,但反而更易使她们有迷失自我的痛苦。找一件喜欢的事情做起,或者为以后重返职场做些准备。优秀的妈妈也是孩子骄傲的成本!
彤宝妈感悟:不为自己发脾气找借口开脱,为了孩子得到好的情绪智慧教育,也为了做美好的自己,加把劲!
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冲彤宝发脾气,但我会努力减少做“恶魔”的次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