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朋友圈开始被回家刷屏,电视里放着关于回家的公益广告,各个平台也在陆续推出风格不同、主题统一的文章——过年了,回家陪陪父母吧。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被“过年回家”的信息包围,不断被告知只有回家才算过年、能陪父母的日子要珍惜、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我相信身边总有那么那么一些人,依然在外漂泊,不想或者不能回家。
1.
家,是个很特别的字眼,在口中轻念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触碰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对很多人而言,家最大的意义就是归属感。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无论遭受了什么,还有一个地方随时欢迎我们的归来,只要我们愿意,无论何时,那里都能成为最舒适的避风港。这样的归属感能让我们心安,心有了着落,再大的风雨也不会怕。
但也有很多人,说起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温暖而是痛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苦,其中很多人的痛苦是和原生家庭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在中国,由于父母更重视孩子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忽略其精神层面的需要,让很多孩子的童年都不是那么快乐。一个因各种原因而承载了痛苦回忆的家,只会让人想要逃离,逃得越远越好,最好再也不回来。
或许也有很多人会觉得因为这种原因而不回家不成熟、不孝顺,但一个人的心静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那些痛苦也只有他自己承受。诚然,孝顺是美德,但以孝的名义行强迫之事,那就是耍流氓。
不美好的家缺少吸引力,甚至会让人惧怕,担心噩梦重现。所以,有那么些人宁可终年在外漂泊,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独自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当初拼死逃离的地方。这些人不是不想家,只是他们想念的是家的感觉,渴望的是归属感,而现实中的家注定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于是,宁可不回家,也不想经历期待幻灭后的失望。
2.
也有一部分人,想到回家就厌倦。
常年独自在外闯荡,早已习惯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但一回到家,自己的那一套在父母面前已经行不通了,处处受限制、时时被管制,似是被关进了笼子,再无自由。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处世态度早已大不相同,在外时没感觉,但当回到一个空间,这种差异就像一个无形的墙,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存在,两代人再也没办法像从前那样敞开心扉的聊天。孩子抱怨父母不尊重、不理解孩子,父母则埋怨孩子不体贴、不懂父母的苦心,双方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就只能吵架收尾。
最头痛的还有亲戚,抽样喝酒打牌的习俗让人看不惯不说,催婚、逼婚、打听工作、问工资等等,花样百出,让人实在无心应对。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回家过年成了让自己压力倍增的事,只要一想起那些混乱和争吵,就没了回家的心思。以前的年味儿都没了,现在这样哪还算过年?倒不如不回去,还能省了挤春运!这样的念头应该在不少人的脑海浮现过。
3.
家可以成为不愿回家的理由,家乡同样也可以是原因。
有人说,自从在外求学,故乡只剩冬夏,再无春秋。从我们踏出生养的这片土地起,一年又一年,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故乡的风景也越来越陌生,到最后,似乎已经找不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痕迹了。
故乡,也是让人心生眷恋的词汇,一提起它,就能勾起我们满满的回忆。但不知从何时起,以前和朋友玩耍的空地上盖起了高楼、从前最喜欢停留的书店已经变成了酒楼、每次买文具一定会去的那家店也不知道搬到了哪里,每回去一次过去的痕迹就少一些,陌生感也随之增添几分,渐渐地,这片我们成长的土地已经变了模样,成了另一个陌生的风景。
而从前的玩伴、同学呢?要么就是彻底断了联系各奔东西,要么就是分散各地再难相聚,要么就是相聚一堂却早已丢了曾经的感觉,彼此成了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
最珍视的人、最想念的风景都一点点离去,这里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归属感,那么只要跟父母凑到了一起,在哪里相聚又有什么区别,就算回去了,也只会平添伤心,那倒不如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吃个团圆饭也足矣。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一天天长大,而长大也就意味着别离。我们离开了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风景,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另一段生活,但一年年过去,曾经的熟悉已成为陌生,从前的陌生却已熟悉,这个时候的回去,是不是也只是一种模式化的惯例,而丢却了最初的意义?
一年结束之际,飘散各地的一家人都回到家里,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圆饭,享受亲人在身旁的温暖是回家过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也有一些人,因主观客观的原因而选择了不回家,重要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无奈之举,没有人不恋家,只是对有的人而言,家并不是家,所以不如不回去。
只希望,在阖家团圆之际,那些在外的人能少些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