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那些事,很多人会质疑,孩子3岁前不记事儿,没有“记忆”,带出门很辛苦,不应该费钱费力带孩子“折腾”。其实孩子不是真的没有记忆,而是没有“自传式记忆”,不能像成人一样清晰地阐述出自己的经历,并不是感受和体验的自动清除。
旅行是最立体、最深度、最直接的沉浸式成长体验。
1.亲子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
旅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不可预测的真人版“逆境求存”挑战。
带孩子出行,不仅是对于大自然的丰富认知,对社会多样性的感受,对表达丰富性的感知,对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觉察,更是培养心智的翻转课堂。
2.选择出行方式,避免乘坐飞机“压耳朵”
飞机起飞降落的时候最好给孩子准备一点零食,吞咽可以有效地避免耳朵受气压压迫。
3.拒绝无聊,出行路上玩神器
占嘴类:小零食、水果等。
占手类:涂色书、小贴画、拼图、折纸、画本等。
占耳类:绘本、收音机、一起讲故事、唱歌
等。
iPad神器类:Siri、弹钢琴、弹尤克里里、弹琵琶等音乐类App;iPhone备忘录手绘功能、涂彩蛋、涂颜色、画涂鸦等美术类App;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FM等故事类App;还有动画片、动画电影、纪录片等视频类内容。
利用好科技,加入“互动”,间歇性穿插使用电子产品,注意时间就可以。平时不允许孩子吃的零食也可以搬出来,把枯燥的交通工具变得有趣。
一张白纸、一堆气球,甚至对着窗外的风景编故事讲科普都是能让孩子“打发时间”的好方法。如果有几个小朋友同行,还可以根据年龄段玩故事接龙、笑话接龙、背古诗、唱儿歌、编故事等活动,相信小朋友们一路看风景一路玩,根本不会觉得无聊。
4.旅行目的地,不同阶段孩子的分龄攻略
孩子在2岁以内,因为生活作息和活动范围的限制,不建议参与走马观花式的行程,“一站式”目的地出行更符合孩子的发展阶段,比如近郊、博物馆、公园等地方很适合小宝宝出行。
3岁左右的孩子,环境安全卫生,偏休闲的沙滩、海边、儿童营地、度假区都是不错的选择。
3~4岁的孩子已经发展出自传式记忆,对于细节和体验可以回忆得更加清晰,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孩子对于陌生的体验更加偏爱,稍远一些的旅途也可以找到更多好玩的体验。
上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会逐渐接受和喜爱带有科普性和教育意义的目的地,比如主题公园、博物馆。
6岁以上的孩子,随着体能、智力、逻辑思维的发展,根据喜好偏爱对人文景点、自然奇观、文化活动等逐渐凸显出兴趣。
亲子出游随着孩子活动空间的扩展呈现出由近到远的规律。随着孩子的成长节奏,循序渐进地推进出行内容向纵深发展。
目的地不分高下,出行一次有一次的欢喜。
我们家小伙最近喜欢铲土挖蚯蚓,每次还带回家,其实家门口也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根据情况而定。
5.暗藏玄机,游玩变“游学”
带孩子出去玩,是丰富的翻转课堂,期待孩子在亲子陪伴之外能够有所收获,如何将游玩变成游学呢?
1.积极倾听,巧用每一个“为什么”。
来到丰富的环境刺激中,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决定了他天生喜欢东看看西瞧瞧。
用好5W要素(what、who、where、why、when),帮助孩子把分散的兴趣点深挖一步,通过助推,帮孩子把旅行变成思考和探索,特别有助于孩子认知能力大幅发展。
2.充分共情,不嫌弃孩子的眼光和节奏。
3.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创造性破坏。
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孩子特别容易被各种环境元素或者动植物所吸引,偶尔和泥、踩水坑、扬沙子,或者在沙滩边、海边疯玩撒泼都是很有趣的体验。
4.多娃出行,搭配安排行程帮助建立社交规则。
坦然面对孩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现实,引导几个孩子自发地规划和商量行程安排,比如通过时间交错来轮流满足孩子们的偏好,同一个景点选择各自喜爱的项目等方式,把冲突变成合作。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在自己原本并不足够喜爱的旅行活动中发觉自己喜欢的乐趣。
5.参与其中,提供高质量高浓度的陪伴。
努力把“陪孩子出行”变成“和孩子一起出行”,真正参与其中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6.适当示弱,让孩子兼顾大人需求。
出行不一定只能关注孩子,亲子互动是双向的,高质量的陪伴也需要照顾到父母自己的感受。
7.高度敏感,积极回应孩子的小情绪。
旅行毕竟不是在家,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情绪起伏,作息不规律或是突发状况的出现都有可能让孩子觉得不安和焦虑,这些都需要父母敏锐地捕捉孩子的感受信号,给孩子积极的回应。
8.返程回忆,小工具帮助孩子强化出行成果。
旅行中孩子借助速写本、日记本、拍摄设备、望远镜、收集器皿等都可以把自己零散的经历串联起来。回程后将照片打印整理、制作照片书、画画或者编故事都是加深记忆的妙招。
旅行本身,就是意义。不管是大人需要放松,还是孩子需要多元刺激,走进神奇的自然,拥抱有趣的目的地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大手牵着小手,不论远近,不限形式,和孩子疯玩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