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除了在课业上,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中,哪些能力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学习力是可以通过大量刻意练习获得的,而更难于培养孩子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源于前期大量的积累,最终才能识某数,知某文。若果孩子固步自封,那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就需要靠制度来达成,如果不能达成,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孩子一次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那就少量多次溜着说,还是不听就严厉管教,直到孩子明白管教的真正意义。而创造力和想象力,看似很玄的东西,都需要大量观察宏观世界,体验隐态世界,可以阅读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孩子一旦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那他就会有无限的创造力。越小的孩子想象力越丰富,他们感性地认识世界。我经常一边给女儿剥坚果,一边问她话。我也采取有趣的问话方式:"开心果干什么呢?"女儿会说:"玩呢。"吃坚果前都要有仪式感。
女儿还会想象说恐龙哭了,它掉水了。女儿要拿鱼竿救它上来。这就是女儿不一样的看法,鱼竿本来是钓鱼的,女儿却用鱼竿来救恐龙。一定是神奇的鱼竿。后来女儿又表示恐龙被救上来了,在那玩手机呢。
恐龙本是侏罗纪时代的巨大生物,甚至有几分恐怖。被女儿一描述,恐龙成了她的朋友,她热心救恐龙,而且恐龙和很多低头族一样爱玩手机。这是一副充满爱和想象的画面。
女儿爱上绘本故事有一段时间了。看绘本可以给孩子带来宏大想象。女儿爱看《我妈妈》这本书,书里画着妈妈变成美丽的花蝴蝶,我就对她说:"我也要变成蝴蝶。"女儿就说:"给你买。"我问:"去哪买?"她说:"大市场。"(姥姥经常淘宝的二手货市场)
就跑到门口,假装去了大市场,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回来,然后好像给我穿上蝴蝶衣服一样,告诉我,现在是蝴蝶了。我问多少钱?她不是说二毛钱,就说一毛钱。坐在我怀里的时候,我就问,妈妈像沙发吗?她总是点着头说:"像!"
这些游戏都取材于绘本,演故事要比单纯的讲更有代入感,我喜欢和女儿一起扮演绘本里的人物,模仿他们的动作,说他们的语言。女儿经常是自己拿来绘本就翻,比如绘本上画着气球,我总是假装气球被拿出来了,然后飞起来了。女儿自己翻绘本,也假装拿到气球,高兴地说:"飞!"
我最近还给女儿看了模仿鸟类跳舞的视频,有外国的芭蕾舞,也有中国杨丽萍的孔雀舞。看完我问女儿:"天鹅好看还是孔雀好看?"女儿说:"孔雀好看!"然后指着跳舞的杨丽萍问我,这是阿姨吗?我说她是孔雀阿姨,正好家里有一副孔雀挂图,女儿要站在沙发上看孔雀图,她嘴里念叨着:"孔雀爸爸,孔雀妈妈,孔雀宝宝。"我问她,你是谁啊?她说她是孔雀宝宝。
看完优美的舞蹈视频,她对着镜子有模有样地模仿起来。舞蹈是造型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的内心表达。艺术是对想象力的最好激发。我很反对机械地练习,可以在给定时间内,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任何孩子都要最终走向社会,为社会和人民创造价值。如果我们只以成绩论成败,那就会忽略对孩子更重要能力的培养,孩子逐步萌发自主意识,但同时也是心智不成熟,没有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