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宫戏的人,相信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对于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属,皇帝龙颜大怒后,往往会说:“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那么,宁古塔是什么地方?披甲人又是些什么人呢?别急,且听小编细细讲给你听。
我们先来说说宁古塔。宁古塔其实是满清王朝的流放地之一。它原本是宁古塔将军镇守的驻地,同时也是清朝皇族的家乡,最初是清朝用来管辖东北一带事务的要地,基本上哈尔滨以南、以东都归它管。直到顺治时,宁古塔才逐渐的成为了流放地。因为那里纬度度偏高,所以常年冰冻严寒,每到八月就开始下雪,环境十分的严酷。
由于当时清朝的南方和西北方政局不稳,只有东北是皇室的老家,所以较为安全。此外,由于当时遭到沙俄的侵入,所以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不仅能让他们受到严寒之苦,还能帮助国家镇守边疆,因此宁古塔也成为了最出名的流放地。据统计,在顺治年间,因文字狱或科考罪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就可达上千人。
此外,说起披甲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实行的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级的贵族,除此之外,清朝还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其中阿哈是奴隶,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时的降兵(多是汉人),而旗丁则是女真人。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这些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很好,现在被发配过来的人还得给披甲人当奴,可以预料见其下场的悲惨了。
中国古代按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发明了处罚罪犯的五种刑法,是为“五刑”。奴隶制时代的五刑最为残酷,分别为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双脚),宫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那是一种非常野蛮的不人道的刑罚,而“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则是流刑。流刑又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流放宁古塔就是最重的三等流刑了。所以,发配往宁古塔,还需给披甲人为奴,虽然比不上受五刑,但也算得上是极重的刑罚了。
值得一提的是,降清的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被流放至此后,将中原蔬菜、粮食种子及农耕技术也带了过来,教会了这里的流人们如何生活,如何靠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生存下去。由此可见,这里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们,一般能活着已经是万幸了。不过,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一般十年为期,当地官员会考察他的表现,如果表现不错,又愿意返回原籍,那么皇帝是可以批准其返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