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兴瑞书记在自治区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其核心要求与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对于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加强衔接联动、落实任务要求,持续提高新疆主题教育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基层实际和问题焦点,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让化解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力量在一线汇聚,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信访接待下基层,让矛盾在一线化解。“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群众“急难愁盼”的“汇集地”,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在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新时代“浦江经验”和“枫桥经验”,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中,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想问题,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情当家事,用心办理每一封来信,热心接待每一批来访,耐心倾听每一次来电,做到“接诉即办”,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群众信访诉求。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上门走访”工作机制,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运用座谈、随机走访、网上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及时把群众合理诉求和困难解决好,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解释好,把群众的情绪心结疏导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现场办公下基层,让工作在一线落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一线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最前沿”,在一线办实事、到现场抓落实,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途径。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不仅要要会当“指挥家”,还有善做“实干家”,走出办公室、走出会议室,将更多的精力下沉到产业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改革开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防范化解风险一线。要善于“现场办公”问需求,走到基层、走入农家,把问寒暖的“办公桌”端端放在群众的家门口,在沟通交流“零距离”、真情互动“贴民心”中,通过现场办公会,一门心思、一抓到底、一鼓作气,认真分析问题症结,深入研究解决办法,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积极化解难题,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促进工作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调查研究下基层,让问题在一线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关乎信息和决策、联结党心与民心。在主题教育中,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一线,问计于民,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乡镇、村(社区),掌握第一手资料,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坚决杜绝“打卡式”“盆景式”“走马观花”式调研,做到奔问题去,突出重点、直击要害,打通工作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制定好深入基层调研工作方方案,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通过精准运用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多种调研方法,多接触不同基层干部和群众,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立得住、行得通、见实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必须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意见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真正让一线调研所得惠及群众。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让力量在一线汇聚。“群众在哪里,宣传思想阵地就建到哪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在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紧扣“在哪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久”关键环节,主动带着党的好政策走进基层一线,采取“讲(党史、时事、政策)+述(实事通报)+问(群众提问)+答(现场答复)+评(现场点评)”形式,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要紧密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把“集中起来讲”变“走进家门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家常话”、讲浓“百姓味”、讲出“时代性”,用心、用情、用力、用法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传入乡村基层、让党的政策沁润百姓心田,在基层一线凝聚思想共识,为推行高质量发展汇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