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复习到了路易·德吕克的章节,看到了他所提出的一个理论,“上镜头性”。越念这个词越觉得有趣,它从一个专有名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形容一个人长得很好看的词汇。
仔细想一下,还真是这样。
在我妈那个年代,包括当下,我们在拍照片时总会夸一个人很上镜,不过在我们那儿则比较通俗一点,叫做“上相”。
有关“上镜头性”,路易·德吕克在阐明这个理论的时候,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认为在那个年代拍摄影片往往都选择比较“上镜”的影星,这些影星要比当时戏剧中的演员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而且,路易·德吕克另一方面也说要选用新人。
细细想一下,这是不是与当下娱乐圈的现状有相似之处呢?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梅姨所饰演的主编在让她的助理(安妮·海瑟薇饰演)明白时尚的重要性的时候,特意拿她身上穿着的一件大众低廉的深蓝色毛衣举例。而“上镜头性”这个词从20世纪初的一个专有名词逐步成为大众口头上的一句俗语,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电影的大众化和普遍化。
不过今天主要想讨论的是当今娱乐圈中的演员现象。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几乎有一部电视剧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可即使如此,大家依然在闹剧荒。
闹剧荒的原因大概一般有两点∶1.数量多如牛毛的电视剧中高质量的电视剧相对较少。高质量往往指的是制作精良,剧情用心,演技到位;2.关于演员的颜值。
生活在一个看脸的社会,所以演员的上镜占着很大一部分。而且每天银幕上都会出现一两个不被大家所熟知的生面孔,没过几天他们就会红半边天。这里面纵然有媒体炒作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颜值很“上镜”,很符合当下的审美观。
从九十年代的明星开始算起,发现人们的审美观逐渐倾向于年轻化。
九十年代的电视剧中,小燕子的大眼睛,郑少秋的温文儒雅,各有各的特色,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虽不乏有特征明星的就行,对于明星的颜值更成为了一种定式,尖下巴,大眼睛,于是产生了网红脸等等。
但“年轻化”也成为了明星在保持良好身形以外所具备的条件。
我们常说一个词,美人迟暮,而现在也要在中间加上一个字,美人恨迟暮。红颜依旧,青春常驻反而成了常态,这大概也从侧面反应出科技的进步的特点吧,故上镜年轻化。
而上镜年轻化便使如今的电视剧演员构成更注重颜值,更注重流量,因此在质量方面反而就不如以前了。
之前在知乎(还是豆瓣?)曾看到过一个答主的回答,他分析了如今大众所喜欢看的电视剧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男主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女主则从不再是之前的丑小鸭形象而是家世背景相当,能力想当。看起来似乎比以前更提倡了男女平等,但是不是也有一点的门当户对呢?而电视剧这种倾向的发展,是不是也是在观众眼睛里的上镜?
社会的任何现象都是人们观念的反应,上镜也是如此,可能任何流行的因素如今都可以戴上一个上镜的帽子。
(以上纯属胡思乱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