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动力|心理疾病的分类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6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患者,是一岁前的养育环境出了大问题。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而神经症患者,则是三到六岁的养育出了问题,之前的基础还可以。
01见
精神病: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典型症状有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的角度,精神病是活在最原始的一元世界中,他们严重缺乏“别人独立存在”的这个感觉,而把自己的内部想象当成别人的外部现实来对待,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
如《hellow,树先生》中王宝强饰演的树先生,因为他小时候亲眼看见父亲把哥哥吊在树上,打死哥哥的场景,父亲随后也死了,他又非常喜欢和哥哥一起玩,哥哥是自由的象征,心里对父亲充满恐惧和恨。后来当他自尊心(自恋)受挫,就会出现幻觉,父亲在后面看着他的幻觉,看见哥哥和哥哥女朋友的幻觉。后来就行为怪异,眼神迷离,疯了一样。
幻想是美好的,梦想是现实世界。
他想出人头地,可是一无所长,又好吃懒做的他,无力改变现状。
他说活着没有意思。是啊,一个人没有尊严、没有希望地活着,对谁来说,是个煎熬。他在幻觉里找回了尊严和美好希望。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他们被认为是一岁到三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自我还没完整形成,因此他们的病情仍相当严重而不容易治愈。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他们明确意识到,别人是独立存在的,但他们还没有对别人产生情感。
分为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别人不能共情,对别人没有情感。所以变态杀人就是人格障碍而引发的心理罪。
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核心是缺乏稳定的自我意象。冲动易怒,容易自虐,自伤乃至自杀。极度害怕被抛弃。他们常表达:你只要不离开我,要我怎么做都行。很多演员是边缘型人格。
神经症:这是最轻级别的心理疾病。神经症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中,他们意识到我和你是好的,但我爱你的时候,我担心会对第三个人产生伤害。这一类的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 如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等。
与人格障碍患者相反,神经症患者的问题是他们太容易觉得:我错了,问题都在我身上。所以他们会主动寻求治疗,而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们所遇到的来访者,如果真达到了心理疾病的级别,大多数也是神经症。
实际上,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都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表现,而像人格障碍患者,多数都不会寻求治疗。
02感
我们要放下一种认识:并非心理虚弱的人才去找心理医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都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03思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的心理健康标准:就是自信与健康。
我记得李笑来说:自信就是对自己的未来非常相信。不是对当下的自信,而是接受当下的笨拙,才能自信。
科胡特认为:当活力能够滋养自己时即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个体时即热情。
科胡特的四个水准
科胡特认为一个人如何感知自体和客体,是有四个水准的。
最好的水准,是自信和热情。
排在第二的是夸大性自体与理想化客体。夸大性自体,就是一个人把自体的厉害之处严重夸大了,这种夸大感投射到客体身上,就变成了理想化客体。
排在第三位的是疑病症和可怕的 “ 神 ” 。什么是疑病症呢?就是一个人总怀疑自己的身体有各种生理疾病,但去医院做检查却发现没事,但这个人就是控制不住地怀疑自己身体有病。如女性更年期的神经官能症就是疑病症。有一点小病,如咳嗽感冒,就怀疑自己会死掉。因为他会觉得有一个“神”非常苛刻严厉,如果自己做不好,就会攻击自己。
最糟糕的层级是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自恋妄想,就是觉得自己是“神”。
美国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治好过几个“耶稣”,把他们从“神”变成了人。一个故事很简单,艾瑞克森去问这个自认为是耶稣的患者:听说你是个好木匠?这个问题的典故来源于据说耶稣出生于一个木匠的家庭,所以擅长木工活。自认为是耶稣的患者当然就说:谁都知道我是个好木匠。艾瑞克森就说,那医院正在装修,需要好木匠,您出来帮大家吧。
《hellow!树先生》里面的树先生,最后也成了“神仙”一样的存在,以为自己能算的很准。比如断水时间等等。
04行
自信和热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愿我们都成为自信和热情的人,充分享受到活力在自体和客体之间流动的美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