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决定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不会怀疑这本书将带给你什么,而是你会更愿意去发现书里有什么是你未曾掌握的。是故,很多人读书喜欢从头读到尾,深怕错漏什么重要内容,但也恰恰是这样的读书方式,导致很多人读完整本书下来:书是读完了,但是什么也没记住。于是乎,开始怀疑和否认自己。这里的怀疑和否认来源于哪里呢?恰恰就是从一开始你就相信了书。是故,有时候“相信”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还有人是这样读书的,喜欢一边读一边摘抄,等整本书读下来,摘抄的内容也越发乏善可陈。继而要么觉得徒劳,要么干脆不再继续摘抄。鲜有人能够做到从头到尾进行摘抄的,除非他们认为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书中(比如有人抄经书)。这是进一步的坚信。如果不是这样,只想“寻章摘句老雕虫”,那么,势必就越抄越少。对于这样的读书方式或者说习惯,他们是有收获的。甚至可以说已经沉浸了进去。这就是坚信的力量。
再有,那就是从一开始就挑感兴趣的去读,先读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筛选书是否符合自己口味的最佳方式。从最感兴趣中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偏好,从偏好中继续选择,先给自己一剂定心剂。若合品味,可能会进一步去探索,并尝试着去读其它的;若不合品味,则可能将此书蒙尘;若机缘巧合,得闲换个心境,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则可能再见天日,这时是忘记过去的“不好体验”了,继而才可能产生新的体验。这里头的读书方式则是提醒我们警惕自己熟悉,擅长,喜欢,乃至于习惯的,它们并非无局限性,甚至因为带着这种长久的偏见,也就是自我封闭的情况下,是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但如果此书是必读的,那就糟糕了,就意味着要重新调整读书方式了。
还有种读书方式是,从后往前读。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最后一个章节,比如最后一个段落,比如最后一句话。读完它之后,然后展开联想或想象,也可以对照书的目录,去自己填补内容,也就是形成一种比较、竞争的氛围: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填补内容呢?对方为什么这样安排内容呢?这些内容里头重点是什么,又如何与这最后一句话联系起来呢?……如此就是参与进书里的“互动式”读书了。有好胜心,好强的人,尤其是自诩聪明的人,不妨试试看。读书会使人谦卑的,所以好胜心不见得是坏事儿,前提是多读书。当然,有了从后往前读,可不可以反过来呢?然后进行跳读?然后再回头呢?我是说,就像拼图一样去读书如何?是不是趣味性又不同了呢?别忘了,人类的共性中会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那就是但凡发问,就会近乎本能地想要作答,这样断断续续的读是尤为让人难受的,这样读一段时间,会慢慢沉浸下来的。这就比较适合浮躁时读书的方式。读书使人静心,所以,浮躁时亦可读书,只是需要注意方式。
再有一种读书方式不知道大家尝试过没有,那就是就书里的内容进行自问自答。比如可以问故事概括,书里大概是讲了怎样的内容,里头有哪些新的概念或有趣的观点,引发哪样的思考啊,以及还可以尝试着给书换个名字,也就是“取绰号”(别称)。人是特别需要参与感的一种生物,所以,一旦粘上和自己相关的属性,就更容易用心。这也是为什么常常看到有人因喜欢的事物争吵不休,究其根本不是这个事物本身如何如何,而是这个事物对于自身如何如何。这就是参与感。同样的,除了自问自答,还可以是参与讨论啊,讨论自然分为已有的和未写明的。然后搜集证据啊,摆事实啊,摆细节,抓住人物核心素养,给人物刻画品格啊,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去相互辩证啊,抓住时代背景去就时代探讨时代局限性(常识或共识)和时代进步性(启发),如此一探讨,既可以发散思维,亦可以加深对书本的深入和体悟。即与书平等对待去读书,甚至是高屋建瓴去审视书,继而批判,继而品鉴。是故,我要说,审美性是一种很高级的理性,具备逻辑之余的生动。这里训练的是归纳、总结、再创作的能力。而且由于是主动的缘故,它还将给自己带来意外惊喜哦……这个惊喜就暂时不表了(试着去玩玩)。
然后是同类比较去读书。可以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书写,以及同一主题等等。这就是训练自己的辩证意识了。就同样的内容去夸或批或判,这里头有个好处就是不必代入自己的角色,就像我们如果能够去夸奖行为,夸奖事情,而不是去夸奖品德,夸奖性格,或夸奖习惯,那么我们将会自在得多。而且,这种“行使权利”的感觉,会让我们无形之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即是否要把这本书推给身边人,如何去推荐,如何更好地说明这本书的好等。这里头涉及一个概念,那是我文案课的第一条原则:如果你说的话不敢跟自己的家人或身边人去说,那么,说明你并不了解产品。或者说,你的语言表达方式需要调整。所谓以和为贵,重点是彼此都舒服。读书自然也是要有舒服的体验的,因为舒服的时候有利于动脑子。这也就扯出另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怎样的舒服是需要警惕的。是的,读网文,看爽剧,很舒服,读经典名句很舒服,读赏心悦目的内容也很舒服,但是这种舒服似乎很短暂,并且上头快下头也快。那怎么办呢?结合现实去读。现实的冷水泼过去,如果还觉得滚烫,那它就是有力量的。要相信语言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它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其中就包括时间的考验。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言外之意是,有力量的思想必定产生有力量的语言,反之,有力量的语言必定出自有力量的思想。深刻性由此奠定。
也是出于彼此都舒服的缘故,是故,先夸后贬还是先贬后夸,是同类对比后进行肯定,还是相互的问题进行延伸,又或者就其不足进行反思,这些都好的思想可能带来的反应。不应该太过于苛刻自己去只挑毛病以此显得自己高明,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是故,这就推导出一个实践问题,即可以尝试着自己去做人物小传,自己去“狗尾续貂”,又或者“画龙点睛”。就这点而言,很多“腰封”(妖封)就特别有趣。言外之意是,换种看法,它是商品,你享受的除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便利之外,还应当有带给自己某种信念感。我是说,读书使人坚定和自信。与有荣焉嘛。莫要辜负时间和敷衍自己,尊重情感和平和情绪呀。
言外之意是,附加价值可以了解一下。课后练习或者说课后训练做一做嘛。比如我之前就这一点曾做过这样一些尝试,就同一篇文章或者书,换两个以上角度进行书写读后感。如此去读,我的印象就很深了。
也就是说,读书不只是读书,更重要的是感受。人可能会忘记很多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不会忘,那就是感受的真切会令人刻骨铭心。
还想到可能有人不喜欢读书,甚至是厌恶读书。也就是说,可能读书带给他不好的感受,甚至是一读书就感觉到自己要“长脑子”而感觉不自在不舒服了。面对此种情况有以下构想:
其一,为了别人去读书。这个人是自己很在乎,很重视,或不得不面对的人,前者是一种崇拜式的动力,即偶像的力量。想象或幻想对方需要或想要自己变得更好,好以此更加配得上“偶像”的亲睐。以“羞耻感”和“荣誉感”去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这一点而言,很有意思,比如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至于后者,则用“报复式”,我只有变得更好才可能尽快脱离此地去到更远的地方。言外之意是,思想得正,思路得对,然后论迹不论心。也就是说,用行动去反击,而不是用言辞去辩驳。读书是可以教会人沉默的,因为思考需要,有力量的思想尤其沉默。
其二,先去开始,先去完成。对于越抗拒的东西,需要付出行动和劳动力的东西,最好是用严格的标准,最好是不带脑子的。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前后矛盾。“读书”和“不用脑子”?是的,没有看错,读书不需要怎么用脑子也行。怎么读?每天翻来覆去的读,感兴趣就读下去,不感兴趣就只读开篇,一遍不行就多来几遍,然后以时间为标准。早晨的朗诵,大抵就是在做这样一种看似“徒劳”实则“开智”的行为。总之就是先开始,去完成。这里头实际上大有学问,无论是培养习惯,还是读书本身的力量,又或者是优秀文本的魅力,乃至于你可能读久了会觉得腻烦继而选择去读新的篇章,又或由此产生其它的尝试,都是不错的开始。比如用各种腔调去读,比如换各种语气去读,比如各种断句去读,还比如干脆唱歌一样去读,朗诵诗歌一样去读……总之,把它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去做,如此习以为常之后近乎本能的力量,那就“守得云开见月明”吧。我是说,走在正确的路上,时间不负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