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这座北方小城,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物价不高,生活压力小,特别适合居住和养老。
自己的家乡自己爱,可今天我要说说我们这“不可爱”的地方。
这几天去商场买烟机灶具,去了好多地方。累得要死,东西一样也没买成。大多不是因为价格,也不是因为商品质量,而是售货员的眼神和态度。
也许是后疫情时代,商场还不太景气,顾客不多,一来顾客,售货员们就围了上来,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着你。估计在心里盘算着:根据顾客的穿着,应该给介绍什么价位的?或者确定顾客是来闲逛还是诚心购买?反正是她们上下打量人的眼神让人特别不舒服。
在店里转一圈,询问了几款价格,决定去别家看看,货比三家嘛。你看那店员,脸上立马露出不愉快的表情,好像不买就是浪费了她们的时间,亦或是觉得你根本就买不起。嘴一撇,脸一扭,任谁看了心里也不舒服。本来有可能逛一圈再回来拿他家的货,见这态度,说啥也不回来了。
这几天,逛了好多家电器商场和专卖店,态度都不尽人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好多年前去sd济n的见闻和感受。
孩子叔叔家在济n,我们一家三口去过几次。济宁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说买东西这事吧,商场里的店员们特别亲切,买不买都能送你二里地,更不存在“见人下菜碟”的事。济n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也算是礼仪之乡,在待人接物的礼节上,确实比我们这强很多。
作为售货员,最起码的礼节是不要“以貌取人”,不要拿顾客的衣着和打扮来判断是否能买得起。对穿高档衣服的、打扮时髦的顾客,像是伺候祖宗;对穿普通衣服的、不修边幅的顾客爱搭不理。这哪里是待客之道?
不以貌取人,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我想这也是我们这座小城人员外流的一个原因吧!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底蕴,礼节更是一座城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