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的表现: 对孩子的任何表现没有太大兴趣,漠不关心,不爱和孩子交流,如果孩子超出所谓的控制范围内,会严厉指责并且批评,矛盾处理情绪过激时容易动手打孩子。
最近听了一本《取悦症》,这个书名和我说的似乎没有关系,可是读完了,我就发现了取悦症是自己对别人的态度,相反,对自己的孩子就会有冷暴力倾向。
取悦症的心理:发生什么事情首先会觉得自己不好,自己的成就必须通过他人的肯定,也会通过逃避各种矛盾让心理进入舒适区。总之,就是通过取悦他人,来肯定自己。
很多人的痛苦不是来源于别人的伤害,而是来源于完美的自我期望。这种人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和喜欢,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摘自原书
有本书叫《这不是你的错》,在这里,作者提出了“羞耻感”,羞耻感是如何形成的,就是大多在童年时期遭受过童年创伤,因为无法有效的反抗,所以反而形成了都是自己不好的心理。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取悦症形成的原因。
羞耻感有多么不好的影响?作者说了5条负面影响:
1.自我批判自我责备
2.产生自毁行为
3.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
4.喜欢取悦别人
5.通过受虐和施虐行为重复循环。
由此可见有取悦症的人童年一定有过或多或少创伤。
依靠施虐来摆脱自己的羞耻感。
我们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比如:就凭你?你一辈子也……,人家孩子……,类似极端的打击和否定性的语言。一般是极容易在愤怒的时候脱口而出,这都是父母控制不住自己,从而用语言肆意施虐,来摆脱自己的羞耻感。
那么我们如果已经为人父母,并且意识到自己会有或多或少的语言冷暴力倾向,是可以自我修正的。
接下来是如何修正自己,就是提高自我悲悯的水平。首先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原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理解了然后就是原谅自己和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从而能够接纳自己,再进一步鼓励自我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多用悲悯的心关注自己的内心,对自己好一些。
可见,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自我的内化来实现。自己做好了,然后就自然能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自己曾经的遭遇。
所以终身学习是真理。没有一个学校会教我们如何做父母,唯有读书。不学习的父母,他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会本能地复制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如果孩子出现什么不好的状况,首先的反应就是责备甚至有些极端的反应。
让我们更多的自我克制和自我反省,多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孩子的朋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让孩子觉得“我们永远是一帮的。”
希望我们都教育出心理健康、自信阳光的中国好儿童!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一个喜欢不废您多少劲,但对于我却是非常大的鼓励,谢谢你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