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我家小孩这段时间很颓废哦。学习劲头不足,您帮我好好劝劝她。争取中考还能进步一点。”一学生妈妈打来“求援电话”。
“胡老师,琦琦的英语成绩最近有些下滑,求妙招!”另一个学生妈妈发来微信消息。
“惠儿二检全市排名多少?一中选优录取了吗?”家人群里,关心孩子的亲人们在问。
“她这段时间状态确实不算好,是不是晚上刷题,睡得太迟?”“好的,我抽时间找他好好谈谈。”我耐心地一一回复妈妈们。
“很遗憾未能被选优录取,不过惠儿进步很大,谢大家关心。”及时到家人群里回消息,顺便附上一个龇牙的表情。
可能因为我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彼此又有着同样的处境,我更能被学生的妈妈们接纳。各种“吐槽”让我看到了妈妈们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妈妈们的急躁和不安。每次跟学生的妈妈们交流完,我都会加上一句:“别太焦虑,孩子们都很敏感,妈妈的情绪对他们影响很大。尽量多给他们积极的情绪引导。”
这句话,是句知心话,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尽量做个不焦虑的妈妈,在我看来,是极不容易,但也必须要坚持下去的教育原则之一。
命运的流沙随时会改变方向,而普通人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我们这批中年人,大多数正是随波逐流的普通人。像一场大梦,人就到了中年,猛然回望,发现自己输给了一起出发的同龄人。看,初中同学A大学毕业就南下深圳,公司开遍全国,同学聚会上低调的商场精英风度秒杀一众同学。B同学嫁入京城,吃喝用度极其洒脱。人家孩子长得帅,还上着京城最好的学校,据说成绩优异。C同学成了大学教授,等等对比,令人焦躁不堪。再把眼睛往回一扫,发现身边的朋友不知何时都换了大房子、开上了好车子。留下一个原地踏步的自己,该如何是好?
痛定思痛,咱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小到大,跟下棋一样,一步也不能走错。“舞蹈、钢琴、跆拳道;奥数、英语、作文辅导,一个班都不能少。妈妈们牵着孩子的手,奔波于各个辅导班间。不知不觉,孩子就长大了,一晃要参加中考了。此时的妈妈们惊恐地发现:如此只争朝夕,努力向前,可效果为什么还是不好?思来想去,我们心里的不安一点都没消除,反而越来越多。
我也曾是这群焦虑妈妈中的一员。惠儿一年级时,我送她去学画画,发现她根本坐不住,硬着头皮坚持了一年,放弃;学舞蹈,孩子倒是积极,能吃苦,乐感也好,却自信心不够,专注度也不够,连站位都是挑不起眼的角落,排个节目总是那个甘于平凡的配角。钢琴课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上。书法课上了几年,字还是歪歪扭扭,毫无章法。更别说令人伤心的奥数辅导了。暑假买来《举一反三》奥数资料,母女俩坐在那做题,我失望地发现,她学得太吃力。有时气恼起来,我会控制不住情绪出手揍她。
她磕磕绊绊的童年,所有的不快乐都来源于我的盲目跟风和攀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聪明,做什么都得比别人强一点。各个方面都不敢耽误,唯恐自己的孩子输给了其他娃。却忽视了她的特质和个性。通过几年实践和反思。我终于发现:她有着很好的运动协调能力。性格温和质朴,不爱与人较高下。学习能力上也属于晚慧型。理智告诉我:我的孩子,是个平凡普通的孩子。必须尊重一般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似的教育无益于她的成长。
想明白了这点,我便不再那么焦虑。我的情绪平和了,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变了。处理与她相关的问题,思路清晰了,人也冷静了。几年下来惠儿各方面有了进步,而最宝贵的是,惠儿信任我这个妈妈,我们的关系更像朋友。十五岁的她,平和向上,更没有出现所谓的叛逆期。
克服了焦虑情绪,我的关注点从希望她多学特长转移到观察她哪方面相较更有特长,她对哪些更感兴趣上。她对游泳、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我便在运动方面多陪她玩,也不再追求非得学有大成,一切落实到开心就好。几个暑假,陪着她游泳,看着她像条小美人鱼在水中央,真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暑假的早晨我还带着她长跑,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更磨练了意志。无心栽柳柳成阴,体育中考她毫不费力地考了满分。
克服了焦虑情绪,我更关心她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即使她学习状况出了问题,我也强忍住不横加干涉,不再大包大揽地要求她这样那样,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她关注自己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她自己找原因,想办法。这个过程很考验我的耐性,却很有必要。我关注的焦点放在她是否出现了放弃的苗头,有没有刻意懒惰上。做妈妈的帮她把握大方向,细节交给她自己去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挫败感逼着她开始想办法。她主动提出要上数学、物理课外辅导班,课外还主动查漏补缺,自主能动性调动起来了,相较前段的学习,她还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克服了焦虑情绪,我看待惠儿成绩的心态平和了很多。成绩出来,多了几分关心,少了几分责备。进入九年级,她每次考试都不理想,成绩发榜后,她总是很难过。学校里表现得若无其事,回来后却会急得掉眼泪。记得有次朋友聚餐,正好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大家说起孩子成绩,几个考得比她好的孩子现场都受到了父母的批评—即使成绩优异的孩子也有更高的目标。回家后惠儿大哭了一场,边哭边说:人家成绩比我好,都受批评。我可怎么办?那天,我像她小时候受了委屈回家一样,抱了她好大一会儿。我跟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习就像马拉松,只要不放弃,积极想办法,总会有进步的。这次考不好,下次再来。我们甚至有可能整个中学阶段成绩都不如人意,尽力就好。不要总跟别人比,盯着成绩。而要多分析试卷,找自己的薄弱环节。把懊悔难过的时间用来找问题,想办法,坚持努力一定会有进步。时间会证明,所有的汗水不会白流。我很庆幸,不焦躁的我,更能安抚孩子受伤的心,更能给她鼓励和支持。如今,她也逐渐学会了理性看待成绩。学习也努力上进,来势不错。
克服了焦虑情绪,惠儿青春期的困惑和迷茫,我都能像朋友一样和她交流。这样的状态,惠儿和我都很喜欢。有什么小秘密,她都能和我倾诉,我也能给她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不焦虑,做个智慧妈妈。悉心教导孩子做个能感知幸福,在紧张的学习中不忘关心家人和朋友的人,是我以后不变的教女初心。不论社会怎么发展,竞争多么激烈,好好生活,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永远不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