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轩羽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期27期坚持分享第262天2021211
一、筑基第11课
(一)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我们没有咨询室的话,有的可能做网络咨询也是可以的,但是网络咨询尽量也是要按照我们咨询的伦理设置来进行,该有时间设置有时间设置,该提前预约预约,能开视频就开视频,然后要收费、要做咨询记录等等,就跟地面的除了不能见面,其他的尽量都要一样,都要按照咨询伦理设置走,保密这些都要有。即使这样的话,还是地面的效果要比较好。
1.咨询室:具有专业特点,具有保密功能,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配置,舒适的座椅,配置必须的设置。空间大小十平米左右,不可太大太小。舒适的座椅不建议使用较重的皮沙发,最好是可移动的带扶手,有靠背的椅子,以方便来访者拉近或拉远。椅子摆放成90度角,不要面对面。一个小茶几,几把椅子,一个垃圾桶,一包纸巾,一盆绿植,一个时钟,这些必备的物品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足够的空间,让她感觉在这里是温暖的,信任的,安全的,稳定的,稳固的。具有保密功能,最好在走廊的尽头,安静不易,不被打扰的安全的隔音效果好的房间。如若隔音不好,一定要提醒父母说话声音小一点,不要打扰孩子的咨询。咨询时咨询师要和来访者做同样的椅子,用一样的水杯,咨询师和来访者同频共振,同其光和其尘,永远不要比来访者更睿智,更聪明,更努力,更着急,也不要让来访者依赖你,要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温暖的、稳定的、稳固的、信任的、欣赏的这样的一个的氛围或者这样的一种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边,哪怕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更多的去说,但是他依然能有很多的思考,才能达到咨询是一个陪伴加等待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他根本就不让你等待,也没有什么陪伴,可能直接就断掉了。所以我们要创建的就是这样一个氛围,从咨询室的布置其实就已经开始了,从我们咨询室里边的一系列物品的摆放,放什么东西,这些都是要有这些考虑的,都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包括我们在咨询中间不更多的推进,更快地推进,能保持一个抱持的态度。咨询最好的工具是咨询师本人,以咨询师要做到慎独,修自己。
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
女咨询师就不能留着披肩发穿超短裙儿、高跟鞋做咨询。要穿超长的裙子,如果你做异性的咨询,最好连裙子也不要穿,就穿裤子好了。最好你要有工作的接待人员,尤其你要做异性咨询,你要有接待人员。你作为男咨询师,你最好不要一个人单独接待女来访者,瓜田李下说不清啊,都容易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尤其在咨询的这个关系里面,用精神分析的词语来说,它是很容易发生移情的。甚至有的会有幻想,他会幻想这个人跟自己怎么着了,然后他说不定都会当成是真的,这在弗洛伊德时代都是如此。这是咨询师应该有的仪态。我们做的时候还要坐好,身体略微前倾,不要不断地在那翘着二郎腿抖腿、转笔,拿个东西在那,这都是不行的。我们要保持非常专注的倾听,非常专注的倾听本身其实就是对他的一个很好的帮助和支持。在家里边,很多时候孩子、爱人不愿意跟我们沟通,尤其是孩子,往往就是因为我们其实连专注的倾听都做不到,我们有自己太多的自己的东西在,我们就很想去表达。所以做咨询师,我们就需要一进入咨询室,我们就要能很好地清空自己。到了咨询室,你就能清空你自己的很多东西了。你可以有,但是在咨询的时候你不要出来,你不是不能有自己的东西,可以有,但是咨询的时候你的东西不要跑出来,因为你的东西如果在咨询的时候跑出来,你就已经不中立了,就会影响你去倾听到他的东西。在家里边你可以有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跑出来,但是还是先听一听人家咋说,先听一听人家的想法,人家的很多东西再说,先听一听再说,不然的话他就感觉到你不重视我,你压根儿都没有听我说完,你就说你怎么怎么样了。因为在沟通的时候,人其实最在乎的是两个点,一个是你是否有在用心的听我说;第二个,你是否在努力的听懂我在说什么。如果你做不到听懂我,那最起码你要能做到,你在努力的、用心的听我说,如果你能做到第一点那也行,最起码我在你这是被重视的。因为人在乎的是态度,有重视的态度就很重要。
3.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正常的社交距离一般在一米左右。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距离可以再远一点,但不可再近。”咨询师最好不要与来访者有肢体的接触,哪怕是同性别,有年龄差别的咨访双方。注意称呼,要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不要用看似亲切的乖呀宝贝呀,来称呼来访者,因为这样的称呼会给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言语方面,要学技术,虽能不用就不用,但技术是要有的,从长远来看道大于术。也不能完全否定技术,因为任何一个技术达到一定的极致,都是很神奇的。
选择学派时,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每一个学派都有他自己的人性观,看这个学派的人性观是否与你的三观相一致?
非言语:咨询中一般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要更多使用非言语。共情的前提不是怎么用语言去共情,而是首先你要有情在先。赞美只是一个技术,不是怎样使用赞美这个技术,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去欣赏,用关注正向、重新建构的能力,去欣赏一个人值得赞美的地方,才能够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来访者交流时,不要一上来就去赞美来访者,可能会让来访者有一种不敢说不好的感受。所以咨询师保持自己的中立态度是最关键的。当你感觉你有特别想说的时候,想给对方指点江山的时候你已经卷入了……
5、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语言。礼貌的接待方式,其实我们一般都能做到。态度相对平和和诚恳,不要太激动,别把人吓一跳。冷冰冰的那都不行。所以作为咨询师,作为助人者,我们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做咨询。自己内心是平静的,整个人的状态是稳定的,才去做咨询。如果这一小段不能保持,那就要一切秉着对来访者负责任为第一位。一定要把这个放第一位,然后才去做。将来作为心理学讲师也是如此,一定要把如何去培养你的学员,把你的东西传授出去放在第一位。当然有的可能不这么做,每个人不一样,我只是在传递我的观点而已。把这些东西放第一位,然后才能很好地陪伴好来访者,才能高质量的陪伴,才能更有效果。你不慎独,来访者有时候他也没法说呀,他也不一定能觉察到你是不是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都要自己要求自己,非常重要。作为家长也是啊,孩子出现状况之后一定要给自己找事干。我反复在强调这个事儿,不要完全围着孩子,一定要给自己找事干,一定要有自己的事儿,让自己忙起来,该忙啥忙啥,不然你的焦虑会几何倍数增长,然后你的焦虑又会影响到孩子。我们很多人都这样,有很多家长都这样,这样的结果就是,你都没有状态了,你咋帮你孩子?你说“我不守着他,我担心”,你守着他你就不担心了?往往你守着他只会让状况更糟糕,除非他是处于危机之中,重度抑郁、自杀倾向,你肯定要很好的去守着他、陪着他之类的,但其他的你该忙啥忙啥,最起码你的状态能稳定,这对他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帮助。就是你会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能让他自我复苏、自我成长。现在两个词语很流行,一个内卷,一个叫躺平。这个时代是适合是需要躺平的,因为好多人一直在忙碌的去奋斗,有的时候适合去躺平,尤其在孩子状态很差的时候。他躺平能帮助到他。做工作室的,迎进来之后一般都要填登记表、问卷,一般是由助理来做这些事情。还需要签咨询协议,尤其是做成年人咨询,一定要签咨询协议。孩子的咨询尽量也要签,也不要忘这件事儿。如果是你了解他有一系列的情况,更要签,比如说抑郁或者其他一些情况,一定要签这个协议,万一忘了,补签。
6、间接询问,不可直接逼问。什么叫间接询问?“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我一般可能就会问“看看今天来想聊点什么?”我们不是上来就开始问的,我也会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做过咨询?了不了解保密原则之类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与放松,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安全,他们感觉到在这聊天是安全。不要直接逼问。“咋了?你说你啥问题?你得说呀,你不说我帮不了你。你不能对我保密啊。要不然我咋帮你?”这些话都不能说,因为我们是一种接纳、允许的态度,我们可以好奇去问他,但是人家说不说,都随他,把权力交给他。尤其青少年这一块儿,青少年特别不喜欢被控制,所以我们给青少年不能用控制,我们可以用反控制。什么叫反控制?反控制其实就是尊重,把权力交给他,他反而不那么想去做那件事情。交给他,由他来自己思考可能会怎么样,他就不再更多的,你感觉在跟你对着干之类的。我们很多时候在孩子小的时候有太多的控制,但慢慢的你要用反控制,反控制不是控制,反控制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吧,双方从你是专家的角色,慢慢成为你们都是专家的角色,这样的一种转化。孩子大了,你就要逐渐的认可,他也是一种他的生活的、他自身的专家的这样一种角色。当然了,作为家长角色,你该指导可以有指导,该建议可以有建议,该要求可以有要求,该期待可有期待。这一点我每一次讲都要提到这个点,因为我们有时候会忘掉,我们是家长角色。咨询师角色是咨询师角色,两码事儿,不要把角色弄混了,弄混了之后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反而给我们带来烦恼。有的家长学完心理学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了。以前说着吵着,孩子该做点做点,现在你看我也不敢说他了,我天天都小心翼翼的,他啥也不干,我咋弄啊?其实就这个角色,你该说的以前说的有效,你可以继续说呀。你现在学了欣赏、关注正向,你该用用。它不矛盾,它不是绝对矛盾的,不是说你非此即彼了。我们有的人学完之后,可能包括学其他的心理学派别,就不知道咋弄了,无所适从了。无所适从的时候把握两个点:第一个,你这个角色可以做什么?第二个点,有效继续,无效改变。要不要做,怎么做,你要考虑的是有没有效,会不会有效。而不是说那老师讲的不能做,那老师讲的要怎么样,你要考虑作为家长该干啥,你这个角色该干啥。另外一个点就是有没有效果?试着来,而非一定要,那个不能做,就怎么怎么样,就纠结,就迷茫,迷茫的时候你要想想我刚才说的这两个点,然后去把握,而不是绝对的就信奉某一个理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绝对的真理,焦点解决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学派是绝对的真理,它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任何一个学派都是如此。更多用间接的询问,不要直接逼人家,给人家权利。
7、一个很重要的点:明确表明态度。我们要明确表明这个咨询是否能做,就你了解人的情况之后,要明确表明是否能做。这个其实在我的咨询里边一般都是在没来咨询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但如果你是开机构的话,那有有的可能就是事先没有联系、没有了解,他到了咨询室之后,你们才有了解,有助理来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肯定要去了解之后,你要给人家表明一个态度,这属于不属于咨询的范畴之类的。我这边都是在没来之前,来了就是已经开始做正式咨询了,没来之前就已经了解完,表明态度了,这个能做还是不能做?所以明确表明态度,只是明确表明能做还是不能做,但是不能给他保证几次能好之类的,你没有办法保证。什么好,怎么才算好?几次能好?这个都没法保证,不可包治百病,也不能让其失去信心,那怎么办?你不能给人家说你这个三次包好,做一个疗程肯定没问题,你不能这样说。这样说的往往要么不符合咨询伦理,要么这个咨询师专业性你可以质疑,如果是敢这样说的人。还有你也不能让人家失去信心,你不能说你这个我没见过,要不咱试试,谁找你试试?那怎么说?我一般可能感觉这个我能接,我有经验做,我可能就给他说,这个属于咨询的范畴。如果孩子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做咨询啊,做做看。那他可能会问我几次能达到什么效果?我可能就跟他说,这个不好说,因为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能做着、走着,但是通常情况下,做了之后他可能就会有新的思考,可能就会有一些帮助。但我不能给他说,帮到什么程度,就一定会好到什么程度,这个是不能说的。但是确实做完咨询之后,他确实会有些帮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我们要说的话是没有问题的话,只要你敢包怎么样,那就有问题的话,那太绝对了,不要去做打这样的保票。但你要告诉他,这样的情况其实挺常见,很多家的孩子都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做咨询调节的。但是至于多少次,到什么程度,这个不好说,只能做着走着,这是最真诚的态度。——了解这次收不收费?——我没干过这事儿,所以也不清楚了解这次要不要收费。来我这儿反正都是正式做咨询了,见了就是正式做咨询了。没有见面了解这一说,所以我也不好说,你们自己决定吧。
(二)筑基第12课
6个w:who ,what,when,where,why,which,how。就是时间,地方,人物,事情,发生,发展,感受,想法,评价,打算,意义等,在咨询中也同样适用,可以不断的具体化,了解到更多的细节。
咨询关系里排第一位的是尊重,即把来访者当成有思想情感、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和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看待,而不要把对方看成是有问题的,不要把对方随便的当成弱者,不要把自己当成非常有经验很强。尊重意味着无条件的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护隐私,真诚。在咨询中,不管对方怎么样,都要尊重,接纳,而接纳并非认同他,接纳并理解他的情感,但并非认同他的行为(尤其是不好的行为)。把每个人都当成是自身问题的专家,尊重是一视同仁的,共情是因事而异的,尊重可以唤起对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有改变自我的力量!(当不知道咋尊重,想想是怎么尊重领导的,迁移过去)生活中工作中,会有不同的角色,层次,我们都要去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是一个高级敏感的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也会获得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修通自己,见更多的个案,听更多的故事,接纳度也会提高,我们的容器也会慢慢扩大。赞美,不一定非要用语言,太多的语言赞美,会让对方感觉不真实,或者自身不好的点就不想说了,可能问题就看不到了,所以赞美要有度,热情也是一样,不要太夸张太过度,可以发自内心的赞美、热情,随时的欣赏。态度很重要,有时候事可能是对的,理也是对的好的,或者说我们确实做错了,也在努力改正,但可能因为对方的态度、说话方式让我们不爽,让人们心烦。所以,我们处理很多的事情,要观察一下自己的态度以及对他人的态度,是否做到了尊重平等,是否夸张或者存在偏心及挑刺,还有就是别好心办坏事。注重我们的态度,事可能不是事,也能坏事成好事。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尊重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要更多的确认当事人的知觉,他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怎么理解的?怎么认为的?怎么评价的?他的希望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看重的是什么?他希望先聊哪个话题?他认为对他来说最大的困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