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6日从济南出发,9月2日到达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历时一周多的时间。
本来这个项目是要派另外一个技术员过去的,因为我刚生了小孩,确实也恋家挺严重的,就不想去;可那个技术员,找到主任,说自家媳妇怀孕了,离不开,非要让我替他去。
当时主任说,最多三个月就回来了,去吧。
三个月倒是不长,于是我就去了。
8月底去新疆是旅行的好季节,但是买票就费劲了。
托了黄牛,也只不过买到济南到甘谷的一张票,接下来咋办呢?连一半行程也没有。
于是又找了兰州的同事,买了兰州到吐鲁番的票,到了吐鲁番据说就很好买票了。
济南到甘谷,是卧铺,又补了个票到了兰州,兰州停留一夜,跟同事取了票,又到了吐鲁番,幸好买上了当天下午去阿克苏的票。
一路绿皮火车,漫长但是并不无聊。
一路经过中原腹地,奔驰往西,渐渐地绿色变得越来越稀少,黄土丘陵渐渐增多,中间有一段经过青海的地段,正赶上雨后尚未放晴,黛色天空,绿色草原,一条黄泥小路就像一条分割线,将漫漫草原切割出弯弯曲曲的弧线,垂柳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稀稀拉拉点缀在起伏的原野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奔跑在泥泞的小路上,传来清脆欢快的打闹声。
就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这是往后的旅途中最后一次见到这么大面积的绿地。
褐色的沙砾,青黑色的鹅卵石,辽远看不到边际地平线,在8月底炙热的阳光下,连反光都无精打采的。
在吐鲁番换乘去阿克苏的绿皮车之后,漫长的旅途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有几个同车厢的少年老是往乘务员的房间里跑,心里还纳闷,为啥这么随便呢?知道车厢的广播里里飘起来一阵阵欢快的歌声,才明白,这是他们带了磁带,请求乘务员播放呢。
吐鲁番到阿克苏,同样是漫长的旅程,但是周围的景色却变得磅礴大气了起来,一路上经过高耸的山脉,夹杂了缤纷的颜色,深红浓稠似火,深黛幽深似海,天空也变得特别高,空气透亮透亮的,似乎天上的云彩也比别处更加凝练和突出。
到了阿克苏,也没来得及去市里去看看这个号称南疆最繁华的大城市,就匆匆换乘了去巴楚的火车。
济南到兰州,到吐鲁番,汉族人居多,几乎99%都是汉族人。
从兰州开始,零星会有维族同胞同车,估计最多10%的比例。
从吐鲁番到阿克苏,维族同胞多来起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了。
可是从阿克苏到巴楚,一整辆车厢里,加上我总共5个汉族人,90%以上都是维族同胞了。
列车两旁几乎全是沙漠,低矮的沙柳树就跟茅草一一样,一簇簇点缀在铁道两旁。
到达巴楚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7:00多了,开往色力布亚镇的班车已经没有了。
人生地不熟的,说啥也不敢在这逗留,于是打了一辆出租车去工地。
这一路上可就好多了,省道还算平整,一路上村落绵延不断,树木和植被也很多。
我以前很不喜欢金色,黄色,感觉特俗气。
可是这里一片片的一种树,树叶子全是金黄金黄的,热烈奔放,就像灼灼燃烧的火焰,司机说,这就是胡杨树。
当远远看到一片沙漠中的小村镇的时候,司机说,色力布亚到了。
我在南疆的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