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和哥们一起做社区团购项目,项目投入按照1:1:1,结果做了一个月项目没有重大进展,其中两个人退出了,另一个人觉得项目,非常适合自己,就继续下去。
1 其实项目投资和股份比例刚开始我个人就觉得不可行,但是为了哥们义气就同意了,合作中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每一个决策都很艰难,主要是沟通成本太高,没有任何一件事一个人可以决策,都需要说服其他两个人,导致决策效率底下。
2 其中一个合伙人见识就非常短,不能独挡一面。
3 我们三个人对社区团购都不是太了解,没有对生鲜和供应链了解透彻的,其实就没有这方面专业人才。
4 给我的感觉就是三个人向三个方向拉这个公司,各自用力,一个多月进展太慢了,而且累心。
针对上一次股权问题 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下:
一 股权大而不独
好朋友一起创业股份这件事都碍于面子,采取1:1分配,虽然避免了伤和气,但是这样的股权结构导致团队没有领袖。
创业,每天都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创始人的意见会大概率不一致。这时必须有一个人是领袖,否则寸步难行。
但同时,这个领袖的股份还必须“大而不独“。今天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人创业,几乎必然无法获得成功,你必须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并肩作战。
但是如果一个人占公司股份的98%,其余两个人各占1%,那么这两个人根本不是你的合伙人,其实也就相当于你找了个比你弱98倍的人和你创业,那么说明你还是没有能力吸引强大的合伙人加入,不然那两个比你弱98倍的两个人,不能独当一面,公司业务开展也是困难的。
到底应该是多少呢?根据能力,6:2:2,6:3:1,5:3:2,7:2:1都可以,但第一股东不少于50%,第二股东不少于10%。这就是“大而不独“。
二 股权先挣在给
很多人担心股权给了10%,但是当初看走眼了,怎么办呢? 难道要把他赶走,把股份要回来么?
其实经过我学习股权课程,可以这样 设计,
这10%的股份,并不是在第一天就“给”这位合伙人的。而是他用4年时间,慢慢“挣”来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权”。
10%的股份,是这位创始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但只有他在公司合格服务满1年,才能“行权”1/4,也就是2.5%的股份;满2年,5%;满4年,才能“挣”到全部10%的股权。
假如在第1年结束时,你发现他不胜任,或者他自己不想干了,他都可以带着应得的2.5%离开,剩下的7.5%收回。
这就是“先挣后给”,让贡献和股权公平对应,让创业公司在动态中健康发展。
三 股权以增为减
最初创建公司把股权分配完了后来人怎么办呢?创始人不想让股份怎么办呢?
股份给出去了,是不能轻易要回来的,这将极大地打击团队的士气和信心。
那怎么办呢?以增为减,用增发“期权池”的方法,而不是减少早期股东的股份。
比如,你的公司估值1000万,合伙人按“7-2-1”分配,也就是你700万,另外两人200万,100万。这时,你要引入一位新合伙人,你觉得他和持股200万的第二合伙人一样重要,怎么办?
不要说:我让几个点的股份,你们也让几个点吧,这是“减”。你可以增发200万股“期权”,定向授予新来的合伙人。这叫“增”。
大多数创业公司在第一天,就预留了10%-20%的期权池。这种“以增为减”的期权池,给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股权分配,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甚至你可以用期权池,调节创始人之间的股权比例。
当然很多公司即使这样一样会出现行动不一致,那么就要签署(行动一致授权),保证投票权和决策权的一致。
另外最好也要设计一些公司内部的红线,每个公司或者创始人的性格不同,红线也可能不尽相同;向我以前的公司,对诚信和公司文化要求蛮高的,因此设计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只要触及公司红线的员工都会被开出,股东就会净身出户;以及每个股东,年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都会被扣除相应的分红权。
根据一些数据,股东超过6人的公司,几乎寿命在1年内,人多很难达成共识,2-4人最为稳当,当然最好是每个股东都可以独挡一面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