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速6.5%,创记录次低!
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主要数据和解读包括: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创1992年有数据以来次低(最低为2008年金融危机时2009年一季度录得的6.1%),低于市场预期的6.6%。
GDP季度同比增速走势图
来源:Wind
固定资产投资1-9月同比增长5.4%,小幅高于预期的5.3%。表明投资部门轻微改善,主要由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贡献,但贡献十分有限。三季度整体的投资增速持续滑落,这对GDP增速的回落形成了主要贡献。
分项来看,房地产投资在1-9月同比增长9.9%,相较于1-8月回落0.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新口径)仍然继续下滑,1-9月的基建投资增速为3.3%,比1-8月大幅下滑0.9%。工业投资1-9月增长5.4%,比1-8月增加1%。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同比增长9.2%,略高于预期的9%。社零的增长结构中,城镇消费增长9%,乡村消费增长10.5%,这可能与国家对乡村消费的定向支持政策有关。
但要明确一点的是,9.2%的数据在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为6.4%,低于8月社零的实际增长6.6%,说明消费部分的实际增长,在继续回落。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出口方面,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7.0%,表现强劲。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5%。很明显,9月的出口数据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到“赶期”的影响,贸易商提前走货以减少关税的冲击。预计10月份开始,出口增速将会出现大幅回落。贸易冲突的影响在第四季度会体现出来。
工业增加值在9月增长5.8%,不及预期的6%。说明生产表现仍然比较疲弱,未出现明显改善。
2
这些数据当中,格外值得关注的,是基建投资的增速。基建不但没有低位反弹,反而继续走低。这说明“靠基建托底”的“保增长”思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较大的约束。这个约束主要是财政纪律的约束,也即是地方政府控制负债水平与增加支出支持基建的冲突下,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财政纪律。
基建不是你想搞,想搞就能搞。没钱,咋搞?
总体来说,这份经济数据没有太多市场意外的地方,经济总体维持继续下滑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并没有停止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