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选择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人们有时还是会觉得无聊。
导致无聊的原因:(以下分析内容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赫什马特(Shahram Heshmat)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归结了造成无聊感的3个原因。好奇心日报编译了这篇文章)
1.注意力不集中,如今各类网络产品都想尽办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在这充满诱惑的时代中也就更难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会导致精力分配到各种几件或十几件事情上,对这些事情也就是表面浅浅的了解,不能深层次的理解,也就谈不上改变进步了。
自然会因为没进步(无收获)而失落、无聊。
我们要做到延迟满足,尝试着在一件事情上持续的投入。
2.任何可预测和重复的体验,都会让人觉得无聊,重复会降低我们做事情的兴趣,慢慢的好奇心自然会低。
大人的好奇心比小孩子少很多,这是因为大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知道了很多知识、见识了很多事物,盲目的自信+缺乏细节上的观察是大人们觉得世界上没啥新鲜事了。
婴儿刚出生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新的,自然会充满好奇探索这个世界,人们第一次做事情时也是满怀热情,这是因为我们想要渴望探索未知,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尽量第一次做到最好,第二次就没那么大的动力了。
3.被困住的感觉,构成了部分无聊。当人们感到被困住,自己的想法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无聊。赫什马特教授说,青春期是无聊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这时候的青少年开始有了自我意志,但他们对自己想做的事却没有太多的控制权。
青春期的少年渴望得到自由,但因为他们还未长大成年需要被保护,限制、约束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何解决这些导致无聊的原因呢?
一、注意力被分散解决方案
1. 推荐他看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注意力这篇文章,让他明白注意力>时间>金钱。
2. 可以先记录一下自己每天都会做哪些容易导致分心的事情,比如,经常朋友圈、抖音、玩游戏等,不用完全不看这些,设置下使用这些app的规定时间。
3. 设置奖励惩罚机制,比如惩罚项目为跑步等,奖励项目为吃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等。
二、可预测、重复体验导致的无聊。
1. 找不同,工作内容上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实在找不到,那就努力制造不同,比如找同事聊聊天。
2. 重复意味着很难从这份工作获得成长。成长是最重要的,不行就换份工作吧。
三、青春期少年之无聊。
努力学习,有些成绩之后,老师和父母会很欣赏你,自然放松对你的管束。
无聊的分类:
1.情境性的无聊:就是我们闲下来的时刻,这段时间我们感受到了无聊。
可是为什么空闲会导致无聊呢?
在《武志红心理学课程》连续与断裂这一章中讲:在我们的感觉中连续就是生,断裂就是死,所以我们崇尚连续(生能量),惧怕断裂(死能量)。可以这样理解断裂的死能量,我们正在在一条通畅的公路行驶着,心情也因此很愉悦,突然发现前方堵车,这时候的心情是非常糟糕的。比如:聊天话题突然中断、等人等地铁的时候感受到的无聊。所以我们合理看淡无聊,接纳它,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冥想,就会发现无聊没那么可怕了。
2.餍足性的无聊
当人们因为重复的做一件事情,已经无法体会到新奇,开始厌倦这件事情,我们就体会到了餍足性无聊。比如:不停地玩了一两天的游戏、流水线工人。
完全不知道无聊是什么感觉的作者想说:无聊只是一种感觉,看淡它就不会觉得那么无聊了。还有培养一些运动、阅读等兴趣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