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曾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女生在读完博士学位后,准备到大学当老师。
去学校报到的那天,父亲开着平常运送饲料的二手小货车去送她。
父亲并没有把车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沉默地爬回车内。
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看着父亲小心地倒车,驶出巷口,她拎着箱子站在原地,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位父亲,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缩影。
他们辛劳大半辈子,所求也不过是想让孩子过得更好。
宁愿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愿给自己的孩子增添一点麻烦。
有次聚会,朋友大江讲起自己的父母。
他家在偏远山区,家里还有个妹妹,全靠父亲出门打点零工养家。
好在大江很争气,考上了上海一所211高校,还留在了本地工作。
毕业5年后,他和女友谈婚论嫁,家里拿不出什么积蓄,大江拼了命地工作赚钱,才凑够了首付,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小家。
基于这个原因,父母一直觉得亏欠儿子。
结婚以后,大江忙于事业和家庭,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
有一年,他回家看望父母,发现母亲走路一瘸一拐的,他问怎么回事,母亲支支吾吾,说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
大江觉得很奇怪,追问妹妹才知道,母亲是在一个月前去山里采药时摔断了腿。
大江火了,质问母亲为什么当时不告诉他,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母亲却低下头嗫嚅道:“你平常工作这么忙,我实在不想给你再添麻烦了。”
那一刻,大江心如刀绞。
多少中国式父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大不如前,哪怕自己行动迟缓,病痛交加,夜不能寐,也舍不得给儿女添麻烦。
他们终其一生,把全部的爱与关心都给了孩子,哪怕自己过得再难,也不愿和子女伸出求助的手。
这种卑微和对子女深沉的爱,实在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