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英博物馆建了一栋漂亮的新楼,准备整体搬迁过去。但问题是书多重啊,而且还那么多,搬家可是非常大的工作量。有人估算,做这件事需要花350万美元,好大一笔钱。请问,如果你是馆长,怎样才能用最少的钱,把海量的书,搬到新馆去?
雇更便宜的人工吗?发动所有员工及家属?要求新馆建设者承担这个义务?
这些都不现实。在“搬书”这个固有的思维定式下,可能很难找到更好的方案了,你需要一次“思维转换”。
— 2 —
概念:思维转换
有位年轻人对馆长建议:我来帮你搬,只要150万美元。年轻人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年轻人从”搬书“的思维模式,转换为“还书”的思维模式,结果花了不到一个零头就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也获得了一大笔财富。
这就是思维转换(Paradigm Shift)。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力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我们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就需要“思维转换”。
周日清晨,纽约地铁。乘客们安静地坐着。这时上来了一位带着几个孩子的男子。孩子们一上来就四处奔跑,撒野作怪,而这个男子坐下来,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大家非常不满。你也终于忍无可忍,对他说:“现实,可否请你管管你的孩子们?”
(此时,问问自己:你忍无可忍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个熊家长?)
那人抬起头来看你,放佛如梦初醒般地轻声说:“是啊,我先我是该管管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刚刚过世,我们刚从医院出来。我手足无措,孩子们大概也一样。
这不是故事,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的亲身经历。《七个习惯》卖了近3000万册,史蒂芬也被评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25个人之一。
史蒂芬说,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我瞬间怒气全消,非常自责,同情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啊,原来您的夫人刚刚过世?我感到非常抱歉!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有时候,错的不是世界,错的,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
— 3 —
如何才能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呢?
第一,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
每本书,都是一套“思维模式”。读的书越多,就会理解越多不同的思维模式,越有助于打开“思维模式”的开关。建议每年至少读20本书,并做笔记或摘要;有志气的人,可以考虑读50本以上。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教育也一样,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每个人,也是一套“思维模式”。认识的人越多,你会越理解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当然前提是你要尊重对方,专注地聆听,才能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
旅行,也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因为各地的文化不同、环境不同造就的人的思维模式差异很大。经常出去旅行,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克服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
第二,试着用对方的观点,说服自己。
每次争论,都是非常好的练习“思维转换”的机会。试着用对方的观点,说服自己。
张伟俊是中国第一位私人董事会教练。又一次,他受邀主持了一场企业家辩论会。这些平常在自己公司一言堂的企业家们,那谁能服谁,越辩论越激动,差点都快要打起来了。张伟俊叫停辩论说:下一个环节是,交换观点,辩论继续。当时所有人都傻了,稍微停顿片刻后,大家又唇枪舌剑起来,开始帮对方自圆其说。
这对在场的几百位企业家,都是深刻的一课。你过去捍卫的是自己的观点,还仅仅是自己的尊严。
— 4 —
小结:认识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怎么练习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呢?第一,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第二,用对方的观点,说服自己。
本文信息摘自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得到APP付费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书中内容很多,仅摘取部分,如有兴趣,欢迎你订阅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