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只有作家才需要学习写作,有人认为只有文字工作者、办公室白领才需要学习写作。而工程师不需要学习写作,会计不需要学习写作,谈恋爱不需要学习写作。如果你是这样想,那就错了。
思维模式决定人生轨迹。我们的事业、生命轨迹,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
写作是对思维模式的训练。通过以下三点的写作训练,转动我们的思维小球,就能转动我们的思维方向,转动我们的命运转盘。“四两拨千斤”不是神话。
改变思维模式的三点写作训练。
一、构建“目的——对象”体系。目的,是我们把时间、资金、精力投进去,所要完成的使命。而对象,则是“目的”所指向的“点”。
1、明确目的。我们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我很清楚啊!”,
“请您用一句话说出来。”
“......”
所谓“很清楚”往往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自我思考的结果,而是外部信息灌输的。因此当你想精确表达的时候,就哑壳了。
例如,谈恋爱目标是什么?
是让对方快乐然后取悦自己?还是与对方长相厮守?
如果是仅仅是前者,或许通过一些物质的东西,一些浪漫的表达就能让对方高兴。而如果希望对方与你长相厮守,那么目的则不是仅仅是让对方快乐,而是构建两人之间的温情和相互支持关系,构建一个能脱离外部压力感受人间温暖的避难所。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提升自我的某一项能力?打发无聊时间?缓解紧张情绪?在圈子里有讨论话题?
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类别书籍和阅读方式,漫无目的刷畅销书榜,只能让我感叹:你时间真的很多啊!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薪水还可以,工作量也凑活,就这样干着吧。
工作目的不清晰,在风平浪静、变化不大的安逸社会中确实没有问题。但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企业不得不进行各种调整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时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不能专注于某个方面——薪水、技术、人脉、情商,就难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在急速演进的社会中会有竞争力吗?大概只能像黄浦江上的泡沫,被浪涛推来卷去,不得安身。因此,工作的第一思维,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
2、明确对象。对象,是“目的”指向的点。
任何一个行动都有一个对象,包括写作和工作。“对象”是“目的”指向的点。很多人说自己的行动对象很明确,其实他明确的是——“目的”,而不是——“对象”。仅仅有“目的”而没有“对象”,就会指向一个方向的许多点,在一大串事情上消耗掉资源。
买食品是“目的”,一桶泡面是“对象”,如果事先“对象”不明确,就会从超市里提出来一大堆能吃好几天的食物;
如果“对象”不明确,就会在双十一买上可以用两三年的洗衣液。
仅仅明确方向而没有明确“对象”,就会给干扰信息(各种优惠打折)植入我们意识的机会,收割我们的注意力,操纵我们的心志,掠夺我们的金钱,谋杀我们的时间,减短我们的寿命!
可知明确“对象”有多么重要了。
明确“目的——对象”是写作的第一目标。在等公交时、地铁上,我们的碎片时间便可以用来训练小而精的写作,培养“目的——对象”的思维模式。
二、对方导向。以“对方”为中心的表达方式。
老板、主管和员工的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是人,生物的本能决定了我们都是自私的,行动都是为了自己,在这一点上,企业家、主管和员工没有任何区别。
但区别在于,企业家虽然是为了自己而行动,但是他的行动经过思考:怎么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利益来自于谁?来自于他人?因此首先要吸引他人!
所以一位企业家哪怕在心里是先考虑自己,一开口首先照顾的是对方。照顾好了对方,对方就自然关注你,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案例一:商场的开业仪式中,企业家说:“作为商场总经理,我对于各位来宾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光临,感觉非常荣幸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对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为商场的顺利开业而付出全部精力和时间的所有员工及协作单位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这段话里,企业家没有说“你们为我做什么”,没有关注自己。他话里关注的是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当他们感觉到被关注、被照顾时,也就会将注意力投注于企业家,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案例二:企业家急需一笔资金周转,和朋友们说:“我目前需要两千万周转六个月,你们能不能介绍一些融资渠道?”虽然在向朋友求助,但表达的方式不是向朋友提要求,反而是向朋友介绍一个放贷的生意。
普通人的表达方式则往往不同,习惯于把情绪或者欲望直接从嘴巴里释放出去,没有经过大脑或者“心志”的掌控。
“这个东西价格太高了,打九折吧?”
“老板,你让我干三个人的活拿一个人的工资,这不行吧?”
即使你的反映是事实,提的要求合理,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他能轻易答应吗?即使他勉强答应了,也难免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以后相处。所以更好的说法是:
“你这东西不错,我也想在你这里买,不过刚才那家店更便宜些,我想再去看看。”
“老板,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工作,现在不得不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进去,否则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工作质量,这样下去我担心失去工作动力,影响公司的项目质量。(你看着办。)”
站在对方立场提要求,将注意力引导到他的利益上,再将你和他的利益勾连而不是对抗。那么他就会为了他的利益而关注、照顾你的利益。
普通人和企业家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照顾对方的方式进行表达。一个优秀的主管,同样在表达时首先关注对方的利益,只是他所关注的范围比企业家小一些。
不管是工程师、会计还是任何行业的员工,都需要和他人打交道,而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从员工升级到主管,从主管到创业成为企业家的关键。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在职场中来试炼我们的思维模式?一方面不好意思,怕尴尬。另一方面,不熟练或者生硬的表达会引起对方疑惑,反而产生不好的效果。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方便快捷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方式,而写作练习就是这样简单快捷无不良后果的方式。
在刷微博或者其他app时,顺便练习写作。
写作并不一定是指写文章,还包括在微博、贴吧等论坛上的发言,只有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我们往往每天在微博、抖音消耗大量时间,甚至这个操作已经成为仪式感,很难自控,不得不刷一下心里才舒服。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它,我们就改变它,把这个行为用来训练我们的思维模式,把谋杀时间的行为变成提升素质的训练。在手机背面贴上一张小便签“发言前一想”,只要你在发言前停顿一下,想一下,就进步了,效果会随着熟练程度逐渐提升。关键在于:网络上人们主要关注内容,不会有人笑话你表达的好不好,没有现实中的尬场。
在网络的短发言中养成照顾对方的习惯,就能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的运用。
三、建立框架。
框架由两个坐标组成,横坐标是物质——知识体系,纵坐标是时间——阶段规划。
在写作而言,横坐标是互相关联的知识点,于现实世界中,则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需的物质和知识技能。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些,就等于战场上士兵没有子弹。
纵坐标对于写作而言,是拟定立意,列出提纲。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便是制定行动方案,建立分阶段完成计划。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项目分几个阶段?时间节点,每个节点工作内容、投入、考核标准。。。做好了规划,即便遇到问题也不慌张,能及时做好调整。而没有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等于赌博碰运气。在企业经营中没有做好方案规划,结果大部分资金投入前期导致资金断裂,这样的新闻经常看到。
无论是一项工作还是整个人生阶段,时间、精力、资金等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把这些资源合理安排到框架里的格子当中,比如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第一年熟悉行业,找准位置,第二年到第五年专心提升技术水平,五年后提升管理能力。。。婚姻家庭也是一样,什么时候结婚、买房、生育,这些都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规划,生活、事业、婚姻就会随波逐流,遇到问题也无法从容。
事实上,我们往往喜欢和条理性好结构清晰的人交流,有收获,不会浪费时间。比如我发一个帖子,有人回复说不好。懒得理他。第二个人说应该是这样的1234。认真看了一下,有些对有些不对,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第三个人说应该这样做,理由是1234,这些理由来自某专业书籍或者一些事实1234。这个人我要给他点赞再谢谢他。反过来,我在刷微博发言的时候,能不能这样做?
不管是某项工作的时间、人员安排,还是职业规划,我们都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搭建一个框架。而这种思维模式,同样可以在迷你写作——微博的发言回复中锻炼,帮助我们建立:行动前搭建框架的思维习惯,运用于工作生活中。
与写作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但是对于非文字工作者,我认为在这三点就够用了。按自己情况,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一个点,逐步提升。
通过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训练,培养不同的思维模式,反向扭转紧绷的大脑神经,既能放松休息,又能提升自我,还利用上了碎片时间。有大益而无小害者,唯有写作。
注:1.这篇文章是参加西安拆书帮拆《学会写作》活动的作业。
2.关于以对方为导向的案例,可以参考《好好说话2》,要注意的是重心放在思维模式上,而不是话术。
3.关于构建框架的思维,小伙伴推荐《结构力思考》,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