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0-小力班129-心流模型

今天阅读的是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今天这本书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拆书模块是“心流模型:为什么我们做事没动力。”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一个大家都会观察到的现象:人最想要的是“快乐”。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想为真正的快乐做一个定义,他提出一个名词叫“全心沉寂的心流”。他认为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处于这种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比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当一个人将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就会拥有某种心流,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访问了1000多人,询问他们什么事情让他们快乐,发现所有回答有五大共同点:1.这些活动是自己选择的。2这些活动要求专注。3这些活动不会缺乏挑战性,也不会挑战性太高。4这些活动具备清楚的目标。5 这些活动能够得到立即的回馈。米哈里发现沉浸在心流中的人们不但会感到深深的满足,也会无视时间的流逝,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作而彻底忘了自己。

无数人,包括音乐家、运动员、演员、医生和艺术家都说,当他们沉浸于往往会让人筋疲力尽的工作时,反倒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这彻底颠覆了一般人认为一定要放松才能快乐的想法。

在这个观点上我感同身受。有很享受忙碌工作之外的那种成就感,反而越发清闲的工作而觉得耽误时间没有挑战性。人们都很想在自己所付出的领域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才能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来自对网络上相关信息的整理。 定义: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人做一件事情时忘我愉快的状态,...
    金石明镜阅读 10,551评论 0 14
  • 削影瘦手埋花魂,嗟叹身世薄如尘。 剪烛西窗泪双淋,病榻焚爱留遗恨。
    诗海溺水人阅读 1,690评论 8 12
  • 我渴望 一条河流穿余生 草长莺飞的岁月 已呼啸而过 还有什么不能遗弃 人潮涌动的驿道上 谁又能打马而过 谁能不是 ...
    钵罗树下阅读 1,163评论 2 2
  • 回忆像是一座桥 引我重新走过那个夏天 那些声音依稀在耳畔回荡 如阳光一般你的面容 还残留在我的心上 我仿佛听见轰隆...
    那时的你和我阅读 1,4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