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历历诗才,秀出大唐,几多女史,令名远扬?薛笺曾贵,至今流彩,刘曲长传,古今绕梁。浪漫李姬,高意古见,悲愁鱼氏,至情显彰。怎堪命薄,红颜身俱,沦落人间,世态炎凉。
鹧鸪天·唐代四大女诗人之李冶
春心曾动赠花衣,去来流水复东西。不堪相送折杨柳,怎奈孤伤潮浪低。
性洒脱,胜须眉,诗豪称美大唐琪。高才浩叹缘难许,碧草深情恨茂萋。
深情婉转绝世才 “女中诗豪”今古名
李冶,又名李季兰,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是女性诗歌创作中的佼佼者,被刘长卿称之为"女中诗豪",性情洒脱疏朗,交游广泛。她的诗歌兼具女性的温柔敏感和男性的豪爽利落,但仍不可避免地透漏出一种空旷、虚无之感。这位看似放纵自由的女诗人,内心却深感寂寞,她那些深情婉转之作、断肠相思之声,字字都向世人昭示着她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执着。
《唐才子传》记载: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高仲武说李冶: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便作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结构规整,行文流畅。可“架却”二字又同“嫁却”,小小年纪却有待嫁情绪,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就因为这两句诗,彻底改变了小李冶的人生轨迹。父亲以修身养性为名,在她未成年的时候就将她送去了浙江湖州的玉真观中,当了一名女道士。
《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人们说海水最深,我说海深度不及我思念的一半。海水的广袤尚有边际,相思则是无边无际。携琴登上高楼,已是人去楼空,只有一片月光。弹奏一首相思曲,让相思肠愁随着弦一起断了。
《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感兴》: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有人返回日期。玉枕只知道长下眼泪,银灯空照睡不着时。抬头仰望明月翻含义,低头看着流波想寄词。却记得起初听说凤凰楼曲,教人寂寞又相思。
或许是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中年后的李冶活得愈发通透,拿得起,放得下,一首《八至》,道尽人生二态!
《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最近也是最远的是东与西,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溪。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亲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她不拘泥于我国古代传统女德,一生浪漫不羁!她是为爱而战、愈挫愈勇的小道姑;亦是才华横溢、下笔如神的女诗豪。自由浪漫,风流倜傥,她又何曾在意过!她怀着对生活的敬意、对爱情的向往,一路写下活色生香,冠绝古今的诗句。
直到建中四年,即将开赴河南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河北旧将朱泚称帝,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避难。李冶失身贼廷,为了自保,被迫给朱沘献诗。公元784年,朱泚败亡,唐德宗还朝,受任朱泚伪职的官员皆被诛杀,李冶因曾给朱沘献诗,也未能幸免。她终于明白,哪怕沉鱼落雁、才华横溢,还是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被父亲弃之道观,被所爱抛之不理........ 那年秋天李冶死于极刑之下,绝世才女,凄凉离世,让人唏嘘。
纵观李冶的一生,她率性而为,何其勇敢;她情感炙热,敢爱敢恨,对每段感情都认真对待;她惨遭抛弃,初心不改,不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她为求自保,委身献诗,于家于国没有半点不忠。
或许,她本不该入红尘,做一名红尘之外的”季兰仙子“(古代友称道姑为仙子,例如武侠剧神雕侠侣中赤练仙子-李莫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