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说说那个上古时候,最痴情的男人尧帝的家里事儿。
尧帝是一国之主,不缺女人,更不缺孩子,光儿子就有十个。至于女儿么,肯定也不少,但是因为不受重视,没记载下来到底有几个,只知道娥皇是长女,女英是次女。
所有的孩子中最受宠的,就是丹朱。
为啥丹朱受宠?这跟他妈妈鹿仙女有关。
当年的鹿仙女,明眸皓齿,肌肤胜雪,绝对是纯正的神仙血统,仙居在山西临汾的姑射山北仙洞。
有一次尧帝到山西临汾地界巡查,路过姑射山的黑龙潭时,突然受到一条巨大的黑蟒的攻击,尧帝拼力搏斗,无奈力量悬殊,眼看体力不支,就要被黑蟒吞进肚子里了。危难时刻,鹿仙女飘然而至,用仙力制服黑蟒,救下了惊恐万分的尧帝。
二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当天就在北仙洞成婚。傍晚结鸾时,对面花烛山上出现了两簇红彤彤的神火,就像巨大的蜡烛火焰,照耀得仙洞夜如白昼一般的光亮。
这就是“洞房花烛夜”这个典故的由来。
今天的山西临汾西部的姑射山上还有一个天然的洞穴,据说就是二人当年的洞房,人们把它称作“华夏第一洞房”,以此来纪念这史上第一对自由恋爱的恋人。
两人婚后,一直恩恩爱爱,你侬我侬,真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于是鹿仙女干脆也不回仙界了,安心在人间跟尧过日子。
不久,鹿仙女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朱儿,后来因为被封在丹这个地方,所以人称丹朱。小家伙集合了父母的优点,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俊朗逸致。尧帝每天陪在美丽温柔的妻子身边,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心里无限的幸福和满足。
可是,好景不长,鹿仙女和人间部落首领成婚的消息,不知怎么被天帝知道了。
天帝勃然大怒:这还了得,居然敢跟人类相恋成婚,还生了孩子,这天庭的规矩还要不要?不行,必须严惩!
任鹿仙女和尧帝怎样求情,天帝都不为所动,坚决要惩罚二人,甚至迁怒于人间百姓。
最后鹿仙女苦苦哀求,天帝终于答应,不降罪于尧和百姓,但鹿仙女必须马上回仙界,还坚决不许把丹朱带上。
事到如今,尧帝自知不是天帝的对手,眼看着妻子离去,悲愤异常,恨自己一个大男人没有本事保护妻儿。
临回天界前,鹿仙女满脸泪水,抱着丹朱亲了又亲,百般无奈,万般不舍,一家三口抱头痛哭。鹿仙女哭着请求尧帝,看在夫妻往日情分上,一定要善待丹朱,万不可让他受委屈。
尧帝心如刀绞,十分郑重地答应妻子,自己一定要把丹朱放在心尖儿上疼。
就这样,鹿仙女一步三回头地回了仙界,尧帝抱着哭得撕心裂肺要娘亲的丹朱跑出好远,直到妻子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
好像是为了忘却失去妻子的痛苦,尧帝从此更加勤于国事,他完善制度,制定历法,治理水患,勤俭听谏,终使百姓安康,天下大治,在人民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为了子嗣着想,后来他又纳了其他女人。可是,就像今天的网络小说里写的那样“如果这世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无论后来的女人怎么好,他仍然深深爱着鹿仙女。
尧帝始终不忘对妻子的承诺,不后来的女人给他生了好多个孩子,丹朱始终是他含在嘴里长大的,悉心呵护,潜心培养,一心想让他将来继承王位。
可是,丹朱恃宠生娇,十几岁了还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勇斗狠,经常招惹祸端。
尧帝心想,这丹朱性子不定,必须让他学几样本领。于是,亲自教丹朱打猎。
没几天,丹朱就不喜欢了,跟父亲说:“打猎太劳累了,学不了!”
尧帝没办法,叹口气说:“你不愿学打猎,就学石子棋吧,石子棋学会了,用处也大着呢。”说着用箭头在山石上画了纵横十几道方格子,又捡来一大堆石子,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作战谋略的情形,用石子演示给丹朱看。丹朱听得津津有味,很有耐心。
这个石子棋,就是现在围棋的雏形。直到今天,人们也认为围棋是尧为教育儿子丹朱而发明的。
丹朱学棋很专心,也不到外边游逛,正经老实了一阵子。尧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孩子如果真能定下性子,好好学习石子棋中蕴含的行军、征战、治国的道理,将来接我的帝位,也不会引起百姓不满的。谁知,还没等学深学透,丹朱的多动症又犯了,觉得下棋太束缚人,把棋盘一推,又跑出去疯玩儿了。
丹朱这样,尧也不敢让他承担治国的任务,一是担心他真的搞砸了,二是担心影响大家对他的评价,将来继承帝位时受到阻碍。但像普天下溺爱孩子的父亲一样,纵是像尧这么个英明威武的帝王,也总觉得孩子还小,大一点儿就懂事了。
自己的儿子暂时不能委以重任,国家治理还需要人才。一次,有大臣推荐一个叫舜的年轻人,说他极具孝行,对向他下毒手的父亲、继母和弟弟不仅毫无怨恨,还能感化他们改恶从善,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当。尧听了觉得很奇怪,还真有这样的事儿吗?决定先考察一番,看情况再定。
可总听别人汇报也不能获取真实信息啊!尧就想,把自己的长女娥皇嫁给他,有了这层关系,就更方便考察这个人的人品和能力了。
这娥皇虽是长女,但因为是庶出,还是女孩,并不受尧帝重视。
娥皇是个心思玲珑的姑娘,她十分清楚自己在父王心中的地位。这个时候让她嫁给舜,与其说是给她找归宿,还不如说是把她作为一个工具。想到这里,她心中难免悲凉。
平日里妹妹女英跟娥皇最为要好,看着姐姐对前途未卜的婚姻忧心忡忡,女英很是心疼。她主动找到父王,提出要跟姐姐一起嫁给舜。
那时候有一种婚俗,就是娶妻的男人,在女方父母的同意下,可以在将妻子待嫁的姐妹,也一起娶回去。
这种制度发展到周朝,正式成为一种贵族特有的礼制---"媵制"。随从嫁过去的女子称为"媵",她们是正式妻子的亲姐妹或堂表姐妹们。这"媵"的身份,比妾要高得多,但是也低于正妻。
所以,虽然人们常说娥皇女英都是舜地妻子,但实际上,当时正式出嫁的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是作为姐姐的媵,一起嫁过去的。这一点,从后来舜即位后,封娥皇为王后,女英为妃子的举动也可以得到证明。
话说这舜在约定的日子,带着自己人马和礼物,在妫水边迎娶了这一对姐妹花。
舜长得又黑又壮,每个眼眶里都有两个黑眼珠,龙颜大口,生来异相,外表不英俊,但是他身体好,而且聪明能干,种庄稼、捕鱼、打猎,制陶样样在行,更有高雅的业余爱好,会弹琴,算是既能干又有情趣的好男人了。娥皇女英婚后还真爱上了这个黑大个儿,婚后的生活很幸福。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尧对舜的人品和能力都很认可,给他的任务越来越重,给他的信任也越来越多。舜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增长了才干,当然,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势力和影响力。
后来,尧自觉年老力衰,他念念不忘妻子的托付,决定还是要把王位传给丹朱,即便丹朱毫无建树。
可是丹朱那些庶出的兄弟姐妹们,从小就和母亲一起备受父亲冷落,心中忿忿不平。更何况丹朱一向恃宠生骄,不把手足之情放在眼里,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让他继承这个王位。
于是一场残酷的宫廷政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舜和尧的另外九个儿子联合起来,取得了胜利,他们把尧和丹朱分别囚禁起来,不让他们见面。
接下来,舜又与这九个儿子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他凭借着智慧和累积的人脉胜出。
娥皇女英在这场兄弟阋墙、父子离心的事件中,与丈夫舜同心同力、共进共退,丝毫没有考虑年迈父亲的意愿,始终坚定地站在自己丈夫的一边。
尧知道后,痛苦到椎心顿足,最后,在悲愤中慢慢死去。
舜在位后期,历史重演-------治水的大禹造反夺位,将舜夫妻三人流放。
后舜死在广西苍梧,归葬在湖南九嶷山。
娥皇女英姐妹,在埋葬丈夫后,面对湘水远逝,斯人已去。想自己当年狠下心来,协助丈夫从父亲和兄长手中夺得王位,本以为可以一生平顺,可如今又被大禹造反夺权,丈夫更是含恨离去,不禁伤痛不已,泪流不止,可怜自己生在帝王家。
她们的眼泪滴在湘江边的竹子上,点点成斑,泪痕不褪。最后她们投江自尽,追随丈夫而去。
天帝因为姐妹的痴情而怜悯他们,依生前身份的不同,封舜帝为湘水之神,号曰"湘君",娥皇女英为湘水女神,号曰"湘夫人"。那湘江边沾着这对姐妹思夫泪痕的斑竹,被称为"湘妃竹"。
这就是痴情男人尧帝的家里事儿。
我们下一期的历史胡辣汤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