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漂在上海:三个女孩的魔都生存录》
平实的故事,接地气的叙述。从三个售楼处的姑娘切入,她们不仅各自经历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上海房地产的腾飞岁月。在三个女孩的身上,“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2.《一个人好好生活》
小川糸的另一本描写其在镰仓独居生活的随笔。整本书按照时间脉络,从准备年菜一直写到下一个新年开启。作者从不怠慢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是我读过这本书后的最大感受。
一本适合在深秋或初冬时节阅读的书,平和中充满暖意。想必作者一定是幸福的吧。
小川糸的书读了四本了。
3.《我在岛屿读书》
脱胎自同名综艺节目的一本书。邀请国内文学大咖,在海南分界洲岛书屋进行文学交流。随着阳光海风、在主理人与嘉宾的侃侃而谈中,我们进入了一个迷人的书之世界。在这个岛屿书屋里,可以暂时把焦虑碾成诗,将孤独酿成酒;也可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4.《万病先祛寒,祛湿断病根》
一本养生保健书。
时不时地就要读上几本这类书,真是老了。
5.《一生里的某一刻》
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子写一手好文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本书前半部分松弛感满满,属治愈系,很能放松神经。后半部分则比较严肃,探讨了关于抑郁症的话题。书中有一言:“人生这张网,如此密集又如此空洞,兜住了一些,也漏走了一些。”颇为共情。
6.《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丰子恺先生的书百读不厌。读完后,又恨不得全文摘抄。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总会流露出浓浓的烟火气,一股股暖意,一阵阵柔软。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总是将平凡的生活瞬间跃然纸上,妙趣横生。
永葆童真,并乐此不疲,去生活。——此话当记。
7.《一场美梦》
舞台和医院——现实中富有戏剧性的两个站点。一个是人们在镁光灯下围绕功成名就的奔袭之地,一个是病与痛,生与死之间殊死一搏的地方。
作者讲述了她十年来目睹或亲历的那些关于爱、孤独、健康、相遇与分别的故事。这36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令生活变好的其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面对时的心态。倘若真正明白了爱、孤独、死亡,那人生也就明白了大半。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独处的人不需要观众,不需要呼应,不需要反馈。他们只想安静,即使安静是空无一物的。
8.《在家老去》
轻纪实小文。
五年里,作者完整地见证了一位老人是如何应对慢慢老去的。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处境,所以答案也不尽相同。但这位老人至少告诉我们:如果想有选择地在家老去,你会遇到什么,需要做什么准备,以及付出如何的个人努力。那些慢慢的、几十年来积累的点滴日常,是他对“老”这一问题,作出的有限解。
衰老不会遗漏任何人,愿我们都能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