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典型的80末独生子女,记得小时候妈妈开玩笑说"再要一个小弟弟好不好?"我总是一口回绝,表情严肃的说"不好不好,我要妈妈只爱我一个人"。那个时候的自己内向的很,甚至带着些许羞涩,用罗胖的话说那是对自我性格的一种保护机制,算是种本能吧。今天看来,倒是感觉儿时的自己有点自闭倾向,特别享受独处的时光,好像根本不需要也不在乎身边多一个所谓的兄弟姐妹来共同生活。
这次弟弟来家里做客有近半个月的时间,他的爸爸是我的亲舅舅,也是最小的舅舅。弟弟比我小10岁,这是我十分不乐意承认却又必须接受的事实。他的身材瘦瘦的,好像也要比我小一倍,我总说他这是因为小时候挑食,不好好吃饭,一门心思看动画片造成的不良结果。要知道我比他记事记得多,多整整10年呢,当然语料的素材也更多,经常让弟弟接不上话,只是笑呵呵的看着我。
我们之间的相处还要从我读大学时候说起,那几年姥姥(弟弟的奶奶)和舅舅一家生活在H城市的同一个小区中。我便每次寒暑假都坐火车到H市看望姥姥,弟弟那个时候刚上小学,个子小小的,身体和现在一样清瘦。
我一到姥姥家,他就会打电话给我,说"姐姐,来我家里玩吧,快来呀"。经不住他的电话轰炸,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顾不得脚底的雪有多滑,一溜烟地跑到他家二楼。他家当时是地热,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如果家中安装了地热那简直享受的要成仙呐!弟弟光着脚丫穿着薄薄的衣裤在客厅和卧室里跑来跑去,他的小桌子上有他专门为假期特意指定的手写板各电视台动画片精准播放时间,真的是用心良苦啊!他也会因为想得到肯德基赠送的所谓的限量版某玩具而央求他的爸爸妈妈带他去吃一顿好的,这时他也会热情的邀请远道而来的我。
尽管那个时候的我依旧比他大10岁,但是我也是孩子呀,况且我好像并不知道怎样尽到一个做姐姐的责任,依然我行我素,心情好就陪他玩一会儿,相反,我会转身离开,"残忍"拒绝一个小孩子的任何要求。
时间翻转。
到了今年,我仍然大他10岁。可是他已经不是我眼中的小男孩儿了。我摇身一变成了妈妈,他晋升为了舅舅。我和他之间就像我的妈妈和他的爸爸一样,妈妈曾经告诉我说在家中因为她是大姐,舅舅最小,所以她格外心疼幼小的舅舅。舅舅长大后妈妈更是对他关爱有加,好吃的好穿的总要惦记这个家中最小的弟弟。
到了我的满地开跑的年龄,舅舅更是担当起照顾我的角色。他陪我在姥姥家门前两边长满草的长长的胡同里玩捉迷藏,玩过家家,玩"骑大马",玩累了,就抱起我跑回姥姥家,盛上一碗玉米面粥,掰开一块姥姥自己蒸的大白馒头,别提那味道有多香了!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已经布满了儿时的回忆,眼睛突然有点模糊,眼圈也应该红了吧。原来小时候如此简简单单的生活也能够让我感受到幸福的满溢,真正的幸福向来都不是奢侈的。
现在,每次看到弟弟陪宝宝玩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好多年前的妈妈和舅舅,也好像是舅舅和我,我和弟弟……
弟弟长大了,不再热衷于各个频道的动画片,不再不谙世事,如今的他更加懂得帮助别人体谅别人照顾别人。这几天是宝贝的"断奶日",弟弟便担当起家中的家务活,还常常对我说"姐姐,有什么家务活让我来吧!你歇着。"多简单的一句话,多浓的一份亲情。
中国人讲究一脉相承,更看重血浓于水,尽管我们已经挥手告别稚嫩的童年,但是我想亲情的这杯酒放置的时间越久味道将会越醇。希望弟弟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