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跟D(女)和L(男)两口子认识了,两家刚好各有一个三岁的男娃,经常一起出游。
前几天,他俩去看房子,就把他娃带来我的住处,跟我娃玩了一上午。
中午俩娃睡了,他们回来聊了一会房子的事,L突然说,你估计不知道XX不是她亲生的吧?
我愣了一下。
L:XX是我跟前妻的孩子。
啊。我惊住了。
并不是因为刚知道他们二婚,这太常见了。而是,跟他们相处这么久,D一直对这个儿子视若己出,比我对娃还上心,而XX聪明活泼又健康,对她也跟亲妈没有任何区别,经常粘着她,整天“妈妈妈妈”甜甜地喊。她的父母也待XX跟亲孙子一样。
D主动跟我说:我没觉得是不是自己生的有什么要紧,我本来就很爱小孩,所有的孩子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照顾。而且我可怕疼了,做个核酸检测插鼻孔都生不如死,不敢生孩子,这不刚好吗!
我不禁心头一暖:D是一个多善良的妹子呀!认识这么久了,想不到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她。XX目前的状况,不仅感觉不到一丝阴影,教养还超出了许多同龄孩子的水平。我自己平时虽然口号喊得响亮,还说过“领养代替生育”,但仅仅停留在心理层面,没有想过实操,完全无法保证能做到她这个程度。如果L敢对她不好,我一定带头弄死他。
这掀起了曾经让我纠结过的一些念头:血缘关系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个怀胎十月生下孩子的生母,如果没有抚养过孩子,比起抚养二十来年的养母,孰轻孰重不是很明显吗?为什么主流观点总要主张让孩子认生母,“落叶归根?”为什么在传言中,女性一旦成为继母以后就忽然黑化了?“不是自己的孩子不亲”、“继父继母会虐待孩子”……这些究竟是完全自发的,还是有传统亲缘观念的推波助澜?
我设身处地想了一下自己,当时娃一岁以后就准备上班了,我妈帮我带了三个月,在那段全心投入工作的时间里,我明显感觉自己对孩子的热情降低了,每天回来看一看就干自己的去了,上班时候也很少想到他。对我来说,所有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没相处就没多少感情,投入越多越有感情。
前几天看了一部《真心半解》,很喜欢,是一部非常可爱、一点也不简单无脑的青春片,偶然搜了下其中饰演学霸的华人演员妹子Leah Lewis,她本人活泼阳光、健康自信,完全不是影片中的呆萌学霸眼镜妹。
让我惊讶的是她的身世:六个月时被美国父母从上海的孤儿院领养,在佛罗里达州长大。她自小学开始对表演产生兴趣,出演了一些话剧和短片。
这里就不说中美两国的差异了,如果按传统的亲缘观念来看,孤儿是世界上最凄惨、最可怜的人,而她不仅摆脱了大部分孤儿的悲惨命运,还成功追逐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真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儿。所以,只要有人真心爱护、用心抚养,是不是亲生父母又有多大关系呢?反之,亲生父母虐待孩子的现象其实也屡见不鲜(杀掉孩子的都大有人在,除了一气之下杀的,那些基于性别选择的打胎和溺死女婴不也是吗?)而且因为这层关系,法律一般也奈何不了。
我还想到跟亲缘绑定的地缘关系。我从读大学起就不在老家了,跟老家的亲戚同辈除了过年见一次面,几乎没什么来往,关系亲近的都是同事和同城的朋友,在我的生活里,他们早就比老家的亲戚们重要了。
以前的人非常注重亲情、乡情,是因为大部分人从生到死都在一个地方,有生存依赖,如今的情况显然不同了,许多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居住地,所以,淡化地缘和亲缘关系更能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或者说随着社会发展,地缘和亲缘关系必然要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