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质行业大赛昨天完成了理论考试,今天是野外实际操作。选手们早晨七点钟就出发了,我跟随大赛组委会领导一起去现场观摩时大约九点半。
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考试现场。这是一个采过矿石的大山凹。选手们要在查勘完现场后给出治理恢复评价报告。我们沿着过去采矿的山路走进去,天气十分寒冷,有个别积水处都结了冰。选手们各自选定位置投入地在图纸上写写画画。可能是冷的缘故,不少选手带着帽子和手套,还不时地用嘴里的热气哈着手。这次竞赛的百余名选手都是各单位选拔出的优秀骨干,其中女选手有十几人,是比较多的一次。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不仅吸引着男人的好奇与探索,也同样激发着女人的兴趣与思考。一说起搞地质,有人就联想到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苦异常,对于女地质队员来说,似乎更是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20世纪的中国地学界,就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女科学家群体,她们在男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学、气象学等地学领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
2018年3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今年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在这份名单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张弥曼女士赫然在列,成为第六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
1953年,17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彼时,中国地质科学有了许多国外回来,或从西南联大毕业的老师,但很缺学生。“大家心中真的有一股热血。”她说,那一届单女生就有200名,毕业后多去了艰苦地区搞地质勘探。
张弥漫是新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立志为祖国寻找石油,后来主攻古生物研究,她经常到荒芜人间的地方寻找古化石。上世纪60年代,恰逢大庆油田的开发之际,年轻的张弥曼根据相关地层中的鱼类化石,结合自己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化规律的研究,准确判断出最丰富的石油储藏在距今1亿年左右,白垩纪晚期的地层里,为大庆油田的成功开采指明了道路。
在随后的胜利油田开采中,张弥曼又根据该油田所在地区曾经两次被海水淹没这一点,判断出石油形成的地质年代。
张弥漫当年生下女儿没有多久,就把孩子交给父母出野外了,她的先生是物理学家,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一家人离多聚少。现年82岁的她乐观地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辛苦,选择了就要坚持,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我曾给单位的年轻人讲过张弥漫的故事,也讲过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的故事。真正的贵族精神有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这些伟大的科学们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今天我把在实操现场用手机拍下的照片发给先生和女儿看,这些身边的人和事常常令我感动,也是我们家里常常讨论的话题。我尤其告诉女儿要向这些学地质的大姐姐学习。
感恩大赛组委会为我们提供的吃住行良好条件。感恩有机会和全省同行相聚。我认为,对年轻人来讲,学习不仅仅是看书和阅读,最好的资源就是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包括对外沟通交流时学习,也包括向领导、同事学习,这是看得见、用得着,最容易和最有效的一种成长方式。
感恩下午有时间行走锻炼,出了酒店大门一直往前走。边走边看,对每一处路桥土地,房屋建筑,树木花草,都心生感动。其实,只要你愿意,随处可以当做旅行,随处都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