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父母效能训练》第三章 续 4

2. 接 受 性 语 言 必 须 表 达 到 位

接受感是来自内心的,但是要想成为一种影响他人的有效力量,它必须被积极地传达或表明。我无法确知自己得到了另一个人的接受,除非他用某种积极的方式表明了这种接受。

3. 用 非 语 言 方 式 表 达 接 受

手掌对着孩子,向远离你的方向挥动右手,孩子会把这个手势理解为“走开”或“别烦我”或“我现在不希望被打扰”。如果你把手掌转过来,朝着自己的方向挥动,孩子可能把这个手势理解为“过来”“离近点”。第一个手势传达了不接受感,第二个手势传达的则是接受。

4. 用 不 干 涉 的 方 式 表 达 接 受

当孩子正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袖手旁观是一种能够明确传达父母对孩子接受感的行为。

5.用 被 动 倾 听 来 表 示 接 受

什么也不说与什么也不做一样,都可以传达接受感。而接受感可以促成建设性的成长和转变。

5. 以 语 言 方 式 表 示 接 受

通常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有以下12个类型:

a.  命令、指挥、控制---告诉孩子去做某事,给他一个命令:

Eg 别再抱怨了

b.  警告、训诫、威胁---告诉孩子做某事会有什么后果:

Eg 如果你那样做,你会后悔的!

c.  规劝、说教、布道---告诉孩子他应当怎样做

Eg 你应该这样

d.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告诉孩子怎样解决一个问题,给他建议或意见;为他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案:Eg 等过几年再决定大学的事。

e.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信息、或者你自己的意见来影响孩子:

Eg 小孩必须学会彼此相处

f. 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对孩子作出一个负面的评价或判断:eg 你没想清楚

g.  赞扬、表示赞同---作出一个正面的评价或判断,表示赞同:eg 我同意你的看法。

h.  归类、嘲笑、羞辱---让孩子感到自己愚蠢,把孩子归类,让他感到羞辱:

eg 你是个被宠坏的小鬼

i. 解释、分析、诊断---告诉孩子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分析他为何作出这样的事或说出这样的话;表示你已经看透了他的心理,弄清了问题的所在:eg 你只不过是妒嫉基尼

j. 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尽力使孩子好受一点,通过谈话让他摆脱不良情绪,试着驱散他的情绪,否认他情绪的强度:eg 你明天就不会这样想了。

k.  调查、质问、审问---试图找出理由、动机、原因;寻求更多信息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Eg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讨厌学校?

 L . 退出、分散注意力、开玩喜、转移话题---试图让孩子回避这个问题;自己远离这个问题;分散

孩子的注意力,用开玩笑的方式转移话题,把问题放在一旁:

eg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事。

以上12种方式,我们有时在回应成人时也这样,仔细体会一下,如果是你,你听了会觉得自己被接受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