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用中性笔临写了钟太傅的《贺捷表》,写字的欲望未熄灭,便从手机上翻出近日临写的《石门铭》来,用中性笔临写了一篇,硬笔的均衡笔画还是不好写出毛笔的粗细变化的韵味,但硬笔有硬笔的味道,临写时也能探寻一点原帖的用笔。
既然食古不化,那就软硬兼施,直到摸到每一个古帖的“庙门”,走进去求神拜佛,虔诚地对待,静心修炼。
刚用中性笔临写了钟太傅的《贺捷表》,写字的欲望未熄灭,便从手机上翻出近日临写的《石门铭》来,用中性笔临写了一篇,硬笔的均衡笔画还是不好写出毛笔的粗细变化的韵味,但硬笔有硬笔的味道,临写时也能探寻一点原帖的用笔。
既然食古不化,那就软硬兼施,直到摸到每一个古帖的“庙门”,走进去求神拜佛,虔诚地对待,静心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