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晚,我在图书馆上着自习,四楼东边走廊有一排桌椅,我占了其中一个,读着一本汇编了各高校真题的书。
那天晚上的精神状态很好。我的对面是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脸小小的,一双眼睛晶莹有神。我看她的时候,她也看了我一眼。她神态安然,看起来不似内心时常有些焦灼的我。
后面是一个头发理得很干净的男生,他背了一会儿书,大概是累了,叹口气把头枕在椅背上。
9点半的时候,我离开了图书馆,当时的我还没意识到,这是我在图书馆的最后一晚。
我一边冲澡,一边听雪姨吐槽。她今晚将连日来放在图书馆的书搬回了宿舍。济南12月下旬的夜晚温度接近零下,可以想象搬书的艰辛。
这时我突然大叫起来,“明天就20号了吗”!原来,这半年来的备考期已经在我失去紧迫意识之后,悄然迎来终点。
21号和22号是考试时间,但20号已经要开始行动,收拾行李、搬到宾馆、到考试的学校踩点,考研真的要来了。
这个我曾经以为遥遥无期、令我数夜失眠的日子,来得这么无声无息。
我躺在床上,和舍友们说,“我觉得我的心少了一块”,我又失眠了。
第二天上午在昏昏沉沉中收拾好行李,打印准考证,买了考试需要用到的固体胶。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和AT站在校门口,这时的我却突然兴奋了起来。昨天的我还觉得无力迎接这关键的两天,但此刻却有了莫大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面对长期的压力时,我只会怂,比如整个备考的过程,其实我过得痛苦万分。
我和AT在出租车上聊天,我们谈话的内容和语气都是迷茫的。我一边说话一边想,如果我是前排的司机,我一定会很羡慕,我总以为已经上了年纪的人会羡慕年轻人,因为我想我以后会。
到宾馆的时候,我有了一种来旅游的感觉,新环境让我的神经高度兴奋起来。
手机进了几条消息,一条来自高中的下铺,当时的宿舍叫我“爷爷”,所以她说“爷爷加油鸭”;还有几条来自王老师,她第一次只喊我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我想起我妈妈给我发微信时也会这么叫我,她嘱托我,要将答题当作展现思考而非记忆力的过程。
我们去学校“踩点”。从宾馆到考点的路十分寒冷,双腿在风中宛若掉进了冰窟一般。学校门口聚集着许多人,黑压压的一片,没有紧张的气氛,我看到的考生都带着一种平静而又兴奋的表情。或许是我心理作用使然。
神奇的是,在宾馆电梯里,我看到了备考期间经常能在图书馆看到的一对情侣。我们同时出门去看考点,而回去的路上,当我和AT踏进一家卖黄焖鸡米饭的店时,我又看见了他们。这种“他乡遇故知”的缘分让我的心情又轻快了几分。
我们还去了一家银座,里面的店员阿姨(或许我这个阿姨本姨该叫她姐姐)微笑起来十分温柔,我买了几个面包、一袋小橘子和一包巧克力糖果,当做这两天的早餐和零食。
回到宾馆之后,我和AT各自看书,只能听见我的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和我俩偶尔的对话。和AT讨论了两道肖四的选择题,这种听别人给我解释题目、我向别人解释题目的经历,好像已经时隔多年。
大概三个小时后,我本来已经决定结束对政治的复习,但还是在AT的建议下翻到了肖四的后几页,背起了第一套题的主观题参考答案。那一个小时里,我的精神出奇地集中,或许是近几周来的第一次,耳鸣也无法阻碍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那一行行文字中。
其实当你想做什么事时,你能有精神和力气去做,这是一种幸福。只是我以前并不知道,也不懂得珍惜。
考研后半程我的身体健康拉了后腿,后来甚至难以集中注意力看书。但那天晚上的一个小时里,我再次感受到了某种精神高度集中的快乐,我知道它是短暂的,稍纵即逝,但这短暂的快乐我以后会常常想起。
夜晚是难熬的。我们房间的暖气不足,所以开了空调,躺在床的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了干尸。失眠没有在这关键时刻放过我,我翻身、数羊、在心里默念歌德的那句话,都无法入睡。
好像过了很久,我听见AT也在翻身,便问她几点了。已经是凌晨一点半。其实这对于近期失眠的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只是已经能想到第二天考试时的惨状。
考试这两天我的起床都很有仪式感。
被闹钟吵醒之后,我都会在被窝里对自己说一句话,再掀开被子下床,好像这样就能拥有面对一整天的考试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天早上是,我连睡眠不足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中午是,我连中午睡不着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第一科是政治,考场上的我右手拿笔,左手拿纸巾,前者者负责写字,后者负责擦眼泪和喷鼻涕。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一困就会“涕泗横流”。
下午英语开考没半个小时,我肚子就饿了,逐渐开始头晕眼花。但中午明明是吃了一大碗米线。第一天,我的意志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到了晚上,我开始感到害怕,因为专业课是比政治和英语要可怕100倍的魔鬼,于是在恐惧之下背诵了几个自己觉得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
上午出考场的时候,我的心感受到了凉意,想着下午考不考好像都没什么区别了。
最后一科,我的座位在窗边,可以看到窗外的树和天空。当卷子上的字一点点多起来,外面的天也逐渐暗下来了。我看着眼前的答题纸,头上照明度不高的灯已经不足以让我保持清醒。意志力再次降临,这一次是和夜幕一起。
走出考场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原以为会有的轻松,却也没有遗憾。这两天在考场上我已经动用了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就不要再为难自己。
回宾馆的路上,我指着一辆大巴车喊道:“在乎!”定睛一看,其实人家写的是“茌平”。
快到宾馆了,路边的树在路灯的掩映下显得挺有诗意,我拉上AT自拍了一张,当作这两天的纪念。
走出宾馆,临上车前,我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被家长牵着手,一双天真的眼睛看着我,我觉得喜欢又羡慕。
车上放的歌都很好听,我记下了一首歌的歌词,上网一搜,是孙燕姿的《爱情证书》,回来之后就经常听。
晚上去图书馆看了一会儿《追忆似水年华》。那天是我近几个月以来,少有的一沾枕头就睡着的经历。那之后我就又失眠,并在某天凌晨三点的时候,买了去南京旅游的车票。
我考完研了,这篇不伦不类的文章算是做个告别,也是一个记录,它毕竟让我哭哭笑笑,起起落落,或许关于这之前的数月,以后会写,但今天只写这三天。
N年之后的你看到这篇玩意儿不要为自己的文字水平感到羞耻。我真的有想过好好斟酌语句(从前两段可以看得出来吗),但抱歉的是仍然差了点精神。而这些画面和心情,今天不写,也许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写。所以今天即使精神状态欠佳,也如倒水一般将他们放了出来。
歌德的那句话是我在《歌德思想小品》上看到的,他说,我拥有入世的胆量和气魄,下界的苦乐我都一概担当。我考最后一科的时候把它写在草稿纸上,告诉自己,我是下凡的仙女。
——写于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