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夏2017
成长永不停歇,但“出头”(崭露头角)宜早不宜迟。
2007年,同一家学校一同毕业的A、B两位同学,一同进入同一家大型公司。
2007年——2008年一年的实习期内,他们在下属子公司的多个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生产岗位实习。
2008年正式定职后,他们被分到了同一个技术部门,且做同样的工作。因为A勤奋务实、善于察言观色,且能更流畅的沟通和更善于钻研专业能力,于是在定职后的不长时间里,他迅速被列为了部门重点培养对象,而B则是他的陪跑,没有培养,只兢兢业业、专注于做好自己份内的、本职的工作。
2008年——2009年两年时间内,A干得风生水起,赞誉不断;而B则是继续保持平平安安,正常上下班,干好份内的工作,虽然有时会面对他人对他两比较而带来的白眼和讽刺,但他都是一笑视之,慢慢地也就失去了他人钓沽的价值,相对无事了。
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大概就是B当时想得最多的。
2010年,由于A的优异表现,他被提拔去了子公司内部比现所在部门的高一层的一个部门,而B仍在原部门,老实巴交的继续打拼。
2011年,又因为A优异的表现,被调配到了子公司另外一个平级的C部门,而B还是老实巴交的在原部门继续打拼。
2012年,因为A更加优异的表现,他被提拔到了公司直属部门,而B也在2011年底,被提拔到了相比于以前的更高一级的那个上级部门。
自此之后,A仍旧是和以前一样,在公司直属部门混的风生水起,从这个岗位调到那个岗位,从这个部门调到那个部门,虽然没有职务的晋升,但也是混得相当不错;而B被调配到新的部门后,也是从这个岗位转换到另外一个岗位,从另外一个岗位又调换至别的岗位,孜孜不倦地在岗位锻炼。
2016年,总公司招聘中,B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协调组织能力,直接晋升为总公司高级技术主管部门副主管,完成了从下属子公司普通职员到总公司高级主管的跨越式跳步;而A因为不断的、反复的跳职,技术功底有所欠缺,而让这次招聘机会他落,于是他仍旧在公司主管部门任职等待下一次招聘的机会。
这一年他两都是33岁,相信属于他们的经历还在继续、属于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
故事到此,也许会有人说,“蹦的欢不一定蹦得好,蹦得准”,而事实上,属于他们的人生晋升还很长,也许就是明天、也许是三年后,而我们需要保持的只是那颗一直成长、积极向上的心,不管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多少的比较、遇到多少的风言风语,冷嘲热讽,早还是迟的问题从来都是带有争论性的、随风而倒的话题。
也许,现在A周围的人又会说,你看人家B多厉害,而事实上上个月A身边的人刚刚在他的耳边扇过关于B如何不求上进的种种谬论。谁会想也许那天A可能会发展的更不错呢?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美职篮NBA也是历历在目。
贵为天之骄子的德里克罗斯自2008年进入联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进入全明星、成为全明星首发,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先生,而现在由于伤病的影响成为了一名边缘球星。
而瘦弱的斯蒂芬库里,自2009年进入联盟之后,饱受教练和评论员的质疑,加之自己无与伦比的脚踝伤势成为了著名的“玻璃人”。可就是这样一位球星,通过自己孜孜不倦努力,顽强地与伤病做斗争,终于赢得了教练和总经理的肯定,甚至不惜为他送走了队内的全明星老大而扶持他,而他也是不负众望,凭着自己精湛的射术和带队能力,创造了勇士球队的历史,甚至是NBA的历史。三年两夺总冠军、连续三年球队战绩均超过67胜,单季73胜的NBA记录。而在个人荣誉方面,连续两年MVP先生(其中一年获得全票MVP)、连续三年3分王、个人单季投中史无前例的402记三分。更是于今年夏天获得NBA史无前例的超级合同。
出头,当然是宜早不宜迟,但是如果“早”没有机会,请不要放慢你进步的脚步,请继续保持成长,总有一天幸运之神会降临在你的身边。
而,之所以很多人,最初非常优秀、辉煌,最后却溟然众人,甚至邋遢颓废呢,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熬住那段平静期、瓶颈期,自暴自弃。
那,究竟应该怎样熬住平静期呢?
1.不能拒绝自己那颗想要成长的心,不自暴自弃。
2.不能拒绝任何成长的机会。
3.不拒绝发展、夯实、积累多维度竞争力的机会。
4.坦然面对周围的冷嘲热讽和白眼。
5.积极主动追求心中那个无比坚信的未来。
6.时刻用伟人的困境经历励志自己。
相信我,只要心中向阳,总会有幸运之神光顾,困境中的你我,其实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