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改变行为习惯很难,坚持改变更难,最难的是把改变巩固为好习惯。
❤️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年人来说,改变行为习惯,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我们没有察觉惯性控制了我们。即使有改变的机会,我们也更倾向于什么都不做。
❤️惯性,让我们根本无法启动改变,它极力鼓励我们在舒适区(因为我们在那里感受不到痛苦,反而感到很熟悉,或者自在快乐)内行动,不去做某些长远看来非常有益,却不容易做到的事。
❤️没有人能让我们改变,除非我们自己真心想要改变。
❤️别人的行动无法预测,你也无法控制,但他们的行为会影响你的成败。
❤️我们必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行动,这里充满了让我们偏离正轨的诱因。
❤️实现有意义且持久的改变或许很简单,起码比我们想象中简单。但是简单并不等于容易。
❤️15种常见的思维误区:
误区1:如果我知道,我就能做到。
❤️误区2:我意志坚强,不会向诱惑投降。很少有人能精确评估或者预测自己的意志力。我们不但高估了意志力,还习惯性地低估环境的影响力,我们所处的环境像是一台威力巨大的机器,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力。
❤️误区3: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当我们想给自己找借口时,就会发现每一天有可能是“特殊的日子”。
❤️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就必须接受这种现实:不能一有特殊日子,就给自己放假。总被外部事件打扰,对改变来说是致命打击。成功不会一夜间实现。这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闪电战,不要总想着在某个特殊日子能短暂的休息。
❤️误区4:“至少我比×××强”。我们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奖励自己轻松过关,因为我们还不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总找这个借口,就会降低了你的积极性和自律性,丧失改变的动力。毕竟,还有人比我们更需要改变。这样,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不需要改变。
❤️误区5:我不需要帮助和规划。
❤️误区6:我不会累,我的激情也不会消退。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当疲劳以后,我们的自控力就会开始动摇,甚至完全消失。需要百分百绝对努力才能完成的计划,往往很容易失败。
❤️误区7:我有世界上所有的时间。我们脑中同时有两种互为矛盾的想法:第一,我们习惯性低估做好一件事所需的时间;第二,我们总相信时间是没有尽头的,足以让我们最终完成所有与自我提升有关的目标。
❤️相信时间可以无限宽容的想法,造成了拖延。我们明天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开始,今天一点都不着急去做。
❤️误区8:我不会分心,也不会有任何计划外的事情发生。
❤️生活总是会闯进来改变我们安排好的优先顺序,考验我们的专注度。
❤️误区9:一次顿悟将会瞬间改变我的生活。顿悟,表示你的改变来自洞察力和意志力的突然爆发,它当然有可能发生。
❤️误区10:我的改变将是永久性的,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改变是一种‘接触运动’”,需要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