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去学校接三年级的小宝放学。
小宝把数学卷子交给妈妈签字,一看成绩75分。小宝妈第一时间就是生气,第二时间问;“谁谁谁考了多少分啊?”小宝回答不知道,没看。
小宝妈气不打一处来,不用问也知道别人家的孩子肯定不是这个分数。小宝妈想到自己小时候数学也不咋地,其实还不如小宝呢!
难道是遗传?
好吧!假如这样的安慰能让宝妈开心,咱就继续这样安慰。
但问题是孩子的数学成绩该肿么办啊?
宝妈刚参加完一个教练课程,一个简单有效的GROW流程,要不正好用自己的娃做做试验。
如图:
宝妈深呼吸了几次,把不开心丢到脑后。
上去拉着小宝的手,问这次数学考了75分,你觉得怎么样啊?(建立亲和)
都是因为我太粗心了,不该错的题都错了。
哦!这次是单元测试,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希望自己期末考试的时候考多少分呢?(G目标)
“希望考95分以上,还是90分以上吧!”小宝答道。
数学考90分以上是你想要的吗?(确认目标)
是。
这时候正好路过蛋糕店,小宝拉着宝妈进去买面包,小宝还想买一个彩虹蛋糕,宝妈看着彩虹蛋糕计上心来:“小宝,你看这样好吧!假如你期末考试数学考到90分以上,妈妈就给你买这个彩虹蛋糕,这也算我们两个的承诺,你同意吗?”
正饿着肚子的小宝看着诱人的蛋糕,说同意,同时又提了个要求,要买一个面包先填饱肚子。宝妈答应了。
买完蛋糕出来,教练议题继续进行。
小宝,想象一下,假如你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0分以上,那天咱们一起来到这个蛋糕店买了你喜欢的彩虹蛋糕,那个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描述愿景)
开心!
还有呢?
有成就感!
那个时候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继续描述愿景)
我看到自己数学考试卷考得不错,我听到数学老师说:“我就知道你可以!”班主任李老师也说:“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就可以的。”
那你能想象到当你把数学卷子给你爸爸看的时候,你爸爸的表情是什么样子吗?
我能想象到,但描述不出来。
是开心吗?
是的。
(画外音:不知道人家100分的父母是啥样的感觉,90分就美滋滋了)
所以,对你来说,期末数学考试考90分以上是你想要的吗?
是的。
为什么是你想要的呢?(价值观探索)
因为这样我可以更充实、开心!
那你这次是怎么考了75分呢?(这个问题其实想问孩子考了75的资源或能力,但通常如果家长对孩子经常冷嘲热讽的,孩子会以为在指责他)(R现状是什么)
小宝对妈妈还比较信任。所以理解了这句话。
因为我数学课也好好听课了,只要老师要求的提交的作业我都做了。
哦!那么你要想从现在的75分提升到期末的90分以上,你需要做些什么呢?(O可选择的方案)
1、继续认真听讲;
2、我原来只做老师要求提交的作业,如果老师不检查的我就不做,以后不检查的我也要做了;
3、另外我分析了我的数学卷子,发现都是计算错误,因为我做计算题不列竖式,所以就错了很多,以后我要养成列竖式的习惯;
4、每天我还要认真改错。
这样做,能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吗?
如果我这些都做了,一定可以的。
那接下里你今天回家的一小步行动是什么?(W带着意愿的行动)
我回家就先把卷子的错误都改了。
今天妈妈和你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吗?(价值)
我觉得我数学还是可以考好的,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原来不爱列竖式,导致好多计算错误。
小宝,谢谢你,和妈妈这么认真聊,妈妈通过和你聊得过程也学习到了,你是一个会思考,也有目标的孩子。接下来,在数学列式这块你需要妈妈帮助你吗?(表达感谢)
妈妈,你可以检查我是否每天完成了列式。
好的,那我们就这样行动吧!
来让我们击掌庆贺一下。
宝妈很开心自己学习了教练流程,用新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单一的指责和抱怨。短期看来数学考个高分是重要的,但如果长期看来,建议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