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为墨子创立的学派。墨子,姓墨名翟,《史记》上并没有说墨子为哪国人,有学者说是宋国人,也有说是鲁国人,至今是没有办法考究准确是哪一国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少,一细看,发现其实没怎么说。
这其实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创立的墨家,在当时,墨学的影响是不亚于孔学的,墨子和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而他们俩思想哲学上的很多观点恰恰有很多是相反的。
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怀有崇高的情结,对当时的礼乐崩坏怀有深深同情和无奈,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存在是合理的、正当的、社会需要的,以此来倡导社会应该回归礼乐时代。而墨子则相反,认为这些传统制度和礼乐的东西是不正当的、不合时宜的,力求生活要简单些,而且在他看来有很多有用的东西可以替代。说透点,孔子就是古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墨子则是古文化的批判者。
故此,有学者认为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学说,一齐反对掉。这其实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孔子和墨子其实俩人的出身并不一样。孔子是没落的贵族出身,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而墨子相反,墨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在古时候,贵族阶层和农民阶层是分属两种社会管理制度,贵族阶层以礼约束行为,农民阶层以法约束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看墨家的社会背景。
在周代,天子、诸侯和封建主都有自己的军队,或者说武士。而当时的军队、武士骨干主要由世袭的武士组成。但随着周朝后期控制了的减弱,封建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已经解体,武士也随着丧失了爵位,以致于解散,流落各地,为活在当下,他们就以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服务为原则,大肆被贵族阶层雇佣,有些武士是长期被雇佣,有些则不是。社会上称这种人为“游侠”。《史记》中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其实已经形成了游侠的职业道德,而墨家的墨学就是这种职业道德的使然。
墨子的门徒大都出身于侠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有充分的古文依据的。在《墨子》以及同时代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其苛刻严格,甚至着装和武功招式都有其独特的墨家特色。这个团体的首领称之为“巨子”,对于所有成员都具有决定生死的权威。墨子作为这个团体派系的创始人,自任第一任巨子,他领导的门徒进行过的军事行动,也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墨子》里的《公输》就有过详细的记载,宋国受到邻国楚国出兵威胁时,墨子为倡导“非攻”理念,毅然义务为宋国准备军事防御。甚至墨子为阻止楚国进攻宋国,只身前往楚国与公输班现场沙盘推演,这也是历史上有记录的首次进行的军事沙盘推演。此外,《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而《墨子》一书中差不多有九篇也是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器械。这些历史记载,都表明当初组成墨家的人大都为武士群体。
话说回来,墨家虽然出身侠系列,但墨家的门徒,与普通游侠不同的是:普通游侠只要拿到报酬,至于打仗是不论战争性质的;而墨家的门徒,则强烈反对侵略战争,在战争中出现,往往是以同情弱者的身份出现在防守的一方,也就是自卫战争,且自愿参加不图所报;这是两者行动的一个本质区别。另外一个区别是:游侠只限职业道德条规,墨家则不同,他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念,比如“非攻、兼爱”等团体的思想体系,这是文化层面上的又一个本质区别。
其实,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我们发现儒和侠都源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一文一武,一谋一力,本身其实都是上层阶级的一分子。只是发展到后来,儒家仍然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而游侠慢慢衰落,更多是出身于下层阶级。而在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或者说生活方式完全限于贵族阶层;在平民看来,礼乐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这就可以延伸到另外一个话题,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会有精神上的享受。墨子和他创立的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判传统的制度及其辩护者孔子和他的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游侠本阶层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构成了墨家早期的哲学核心思想,而这些我这里归纳为墨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