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时的我躲在被窝。
今日天气晴,气温1°C-9°C。
昨天定了九点半的闹钟,然而不需要闹钟额,就像给我自己证明一样,是可以八点前起床的,七点四十五就起床了。等到八点多,我哥起床炒米粉,吃完早餐就开始收拾行李,前天就和饼崽说9号哪都不去,就在家收拾行李。昨天晚上把要带的东西全扔在行李箱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整理饼崽给我的药品时发现塞了一包棉签,可是,里面并没有碘伏或者酒精之类,需要棉签擦拭的药呀。盲猜一下,这些药,大概率原路带回90%,等回来的时候验证一下。行李收拾完,抽真空后发现,只占了24寸行李箱的一边,另一边整理一下可以给她俩去塞东西了。
等弄完这些,时间也来到十点四十,出发去舅妈家吃午饭,结果是,三个人,真真就我一个人吃了饭!!!舅妈喝了两杯鸡尾酒,舅舅喝了一杯和其正,我,两杯枸杞西洋参茶,五分之一的鸡尾酒,碗底几口饭。舅妈和老妈真的是想到一起去了,舅妈弄了小姨给她,据说新疆带回来的羊肉,口味是还可以,就是膻味太重了,不能接受一点。晚上回家吃饭,老妈特地去买了羊肉和猪腰,虽然我能接受猪肝和大小肠了,但腰子,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吧;羊肉,老家的祖传手艺,一如既往的膻。估计羊肉狗肉还是舅舅烧的好吃了,多下点大料,橘子皮等吸味,提前处理好,焯水除膻味,是我,宁愿不吃也没关系。
饭后到楼顶晒太阳,楼上收了六大袋的树叶,里面就有好多银杏叶,如果姐姐要的话,我都可以打包寄给她,还跑什么苏州园林南京大学师范大学里面捡呢。
回来后到派派上打工,任务完成三分之二,看着窗外的好天气,端着iPad,揣着瓜子,拎着水壶坐在不认识的,聊八卦的邻居们身旁,晒太阳看书。一阵风把我吹走了,干脆捞起Kindle,走到舅妈那边拿上我遗留的耳机,“借个口罩”,从西往北走到“荡上”去(河坝)。路越修越好,两个足球场,三四个篮球场,便民措施越来越多。溪水好像被改了道,露出了更多的土地,供两岸的居民种菜,一畦一畦,方方正正,用奶奶的话就是,这些菜种的很薆人。溪水汇入大江,顺着江边散步,听水声,赏远处油菜花美景。
“荡下”已不复儿时记忆。以前的周末,一条街,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或约在早上晨跑,说是晨跑,其实没几个人在跑,都是追追打打;偶时骑自行,从坡上冲到坡下,谁敢冲下去就证明谁胆子大,如果没及时刹车的话,是有冲到溪河的风险,但我们从来都是从下坡就倒在草坪上;或约在下午杨树林探险、江边挖沙“寻宝”,“寻”到一双鞋子湿漉漉的沾满泥巴,回家之前还知道找一洼水潭把鞋底和两侧的泥巴尽量清干净,然后回家得到外婆好一阵“夸奖”,问我下次还去吗?摇摇脑袋,心里想着:“下次还去”。
“荡上”对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建筑、商场、娱乐中心、餐饮行业、便民服务,开开关关,不知星河流转,换了几次招牌,不复初见时的名字,没了一丝熟悉的感觉。曾经开同一首歌时,同学们晚自习逃课,跨上小山丘,从“荡上”对面,看广场内的大屏幕;我是放学后去的,演出快散了场,马路两边都是小摊小贩,还记得卖玩具的小贩和卖烤肠的小贩说,家乡爸妈们都宁愿把钱花在买吃的给小孩,都不愿意花在买玩具上面,大概那时候,温饱比娱乐更为重要吧。
沿着江边,走到了举办同一首歌的广场,绕了出去,回家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