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泰戈尔《飞鸟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总有很多的色彩游离其中,人性也不总是非善即恶,面对不同的人事境,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近日上映的《拆弹专家2》中,由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潘乘风就表现出了人性复杂的一面。
电影里,潘乘风是一名拆弹专家,在一场拆弹任务中断后的时候,为了解救一只宠物猫不甚被隐藏的炸弹炸断了一只腿,同时好友兼同事的拆弹专家董卓文也伤到了手。
在潘乘风复健期间,好友董卓文被升职了,他也盼着等复健成功后能够复职,再进入他所热爱的拆弹工作,因此在复健期间状态极佳,即便有时候没有成功进行复健动作,他也毫不气馁。尽管复健后的他体能很出色,但由于警队制度限制,被迫调去文职岗位。
潘乘风不满,也很愤怒,认为上级不敢承担聘用残疾人士拆弹的风险,而选择用制度来作理由拒绝其复职。他觉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也不帮他说话,情绪暴躁,女友庞玲劝他去看心理医生也遭到他的严厉拒绝,为此和女友分手了。
之后在表彰大会上,到他上台领奖章的时候,却出示了一条写着“警队不公,用完即弃”的横幅。就此,潘乘风和他的拆弹生涯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幼时常遭校园欺凌的好友马世军向其投出了橄榄枝,邀请其加入恐怖袭击团队。潘乘风开始为恐怖袭击分子制造炸弹,于是有了博士自爆、酒店开灯仪式爆炸事件。在酒店开灯仪式爆炸时,由于与酒店保安缠斗,跳下泳池,受到爆炸威力影响,潘乘风受伤失忆,被警方拘留。一醒来就被指控是投弹者,潘乘风一边逃亡一边查明真相。
由于失忆,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前任女友庞玲趁此机会给他植入卧底身份的记忆。潘乘风半信半疑联系上了恐怖袭击团队,回去后就发现自己被庞玲骗了。于是他又开始制造炸弹,放到了地下连着天然气管道的广场上,还有狙击手射杀警员,炸弹拆除后,警队也死了两个警员。
看到这一幕的潘乘风心痛不已,于是重新联系前女友。潘乘风问庞玲,自己是谁?庞玲回他,你信我,你就是警察,你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他信她。
分别后,马世军发现他被招安了,于是把他锁在炸弹上,同时启动了复生日计划。这时,董卓文和庞玲过来了,董卓文留下来拆炸弹,不够时间拆炸弹,最终选择拆锁。而潘乘风一边回忆如何拆锁,一边回忆复生日的详细计划,最终确定是要炸国金和机场。
到了白热化阶段,潘乘风和董卓文一起去炸断桥梁,以阻止马世军的列车开进机场,最终还是让董卓文先离开,自己断后。桥断了,列车也掉进海里爆炸了,潘乘风也死了。
潘乘风在断腿之后,复职无望的情况下接受了幼时好友马世军的邀请,成为了恐怖组织中的一员。
明明潘乘风在复健的时候状态极佳、极具热情与动力,为何会极端到直接加入恐怖分子呢?
断腿对他来说真的没有影响吗?
其实不是没有影响的。凡事有正反两面,人性如此,有善就有恶,还有很多灰色地带,主要看是谁在这一时刻占主导位置。
断腿后潘乘风十分执着于复健,并希冀着复健成功后复职。但作为体制出身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份职业对体能、心理、体格的要求,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拼命复健体能远超标准也只不过是为了在复职中加码,但是体格和心理上是不符合的。
而且影片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是,他自恃因公受伤,而认为体制应该优待他。但也正是因公受伤,呼应他前面的“为了救人不顾自己的性命”这句个人英雄主义的话,导致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在失去一只腿后直接表现出痛苦和悲怨的情绪,对他来说,这是不应该的表现,但又真实存在。
揣着明白当迷糊,明知体制要求又满怀希望,复职无望的情况下,希望磨灭,绝望生发,更无法接受事实。断腿的痛苦被激发,被压抑的情绪有了一个出口,加上兄弟、女友都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及受药物影响,他变得情绪易激惹,行事冲动。开始放任自我,任由情绪爆发。脱离警队之后越演越烈,自我放逐,报复社会,发泄情绪。
可是在失忆之后,潘乘风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从深渊走向了光明。
失忆后的潘乘风面对警察的讯问时十分委屈也决定查明真相,因为他内心深处认为他不会做这样的事。
正是因为失忆,他失去了自我,带走了他关于恶的那一部分自我,也回归了善与良知的自我。同时经过他人的反馈,以及心理医生和前女友的记忆植入,重新建立了他的认知和价值系统,强化了他的善与良知,让他也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若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在于潘乘风自己。潘乘风小时候就为了好朋友抵抗校园霸凌,做了拆弹专家后为了救人不怕自我牺牲,就算失忆后重新回到恐怖分子的巢穴,得知被骗也没有第一时间告发,看到警察被枪击致死会流泪——其实,他性本善。
虽然潘乘风最终选择成为一个善良的自己,但是在领导、组织、参加恐怖分子,制造了两场爆炸案、一场核辐射炸弹案后,确实如他所言,“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不管前女友庞玲能不能把装有炸弹开往机场的列车停住,潘乘风只有死路一条或被终身监禁的下场,影片中的自我牺牲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如果不从法律的角度上看,而从心理和社会上来看,潘乘风没有死,他还能拥有新生活吗?
作为一个任职过拆弹工作,又参加过恐怖组织的人,警方会忌惮他;普通民众得知他的身份,恐怕还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社会也会不断报道他的事迹;而他自己,曾经造成大规模伤亡的人,善与良知会折磨他,他会感到内疚、悔恨、痛苦。
多方压力和限制,这时他只会感觉到生不如死,没有退路可言。
人性复杂,在于你很难预料下一秒它会有什么转变。而人性的转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我,但外界诱因过于强大的时候,考验人性,你可能收获的更多是惊吓。不妨,对社会多点善意,对自己多点关怀,认清现实仍热爱生活,坦然面对,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