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晴
今天晚上约一个朋友,有两女儿。大女儿初三了,眼看要中考了,可是女儿有些状况让她很焦虑。
和她聊了后,妈妈也反思在孩子12岁之前人格教养上的缺失,然后在孩子还是懵懂的时候,远离父母求学,那么她面对很多问题,是没法及时得到求助,因此迷茫,学业也受到影响。
对话中,妈妈也看到自己常常把自己的建议或是意志强加给孩子。改变表达方式,学习对话式引导。无条件接纳孩子,表达接纳的态度,透过对话练习,引发孩子思考,自己去找到答案。比如:“哦,你是这样想的。”,“那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等等。
与其焦虑,不如有所作为,接纳孩子种种问题,和孩子一起直面问题,陪伴她看到问题背后的真相,帮助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换一个心态看问题,问题也是一种机会,适当的机会教育,可以在萌芽状态早早学会如何面对问题,以免付出更大代价。
晚上阅读时看到一个故事,也应了这位妈妈的感慨,小时候缺失了关键点上人格教育。
故事如下:
有一位老师到山中静养。有一次出去散步,他走到一块菜地边上,发现这片地分为了三块,三块地里面种的是同样的一种植物,但是三块地的长势完全不一样。
老师就很奇怪,就问身边的山中常住的另外一位老师:“为什么种了同样的东西,但是长势不一样呢?”山中常住的老师说,因为在没有下种之前,我就跟几个学生讲,你们要把这块地翻三遍。有的学生就不理解了,结果就把第一块地翻了三遍,第二块翻了两遍,第三块地翻了一遍,后来就发现翻了三次的那块地里面的植物长得特别好,而翻了一番的地面上,地里面却长出了很多的杂草。因为翻了三次,很多杂草的被处除断了。而其他翻了一次两次,效果就远远没有那么好的。
那我们就可以从这桩事情里面联想到。如果从小就给孩子扎下非常好的根,那些不好的习惯就没有了。如果从小就不管他,那善良的心性就会被坏习惯所污染,变得越大越难教。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幼儿园的老师责任重大,在孩子童蒙养正这个阶段,把小朋友德行的根扎好了,往后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不一样了。可是幼儿园老师没精力去教这些,家长和老师都关注的是我孩子认了多少字,会做简单算术,学了多少单词……
到了小学,学校教的也只是知识和技能,人格教育缺失了,怎么办?
想到老师用三年准备的《孩子,我爱你》,针对7-12岁孩子,旨在在孩子心中扎下正向的种子,比如志在圣贤,如何交友,如何思辨,这样的话,青春期孩子就不会在交朋友和学业上出现迷茫。那也是圣功一件。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来得及播种,欢迎报名《孩子,我爱你》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