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直二小 张战芳
连续三天听了陈默老师的心理学直播讲座,真的受益匪浅。陈默老师从孩子每个年龄段所面临心理任务和孕育能力,从怎样安排这个暑假,从家庭教育如何重构,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讲解。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我有几个感悟和大家分享:
首先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陈老师给我们指出了应对策略。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当学生的保护人,把对学生的爱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不仅从身体(出生和体能)、心理(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 ;还要从环境(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了解学生。总之,只有心到,教育工作才能做好。
要知道,孩子们对学习的理解和成年人不一样,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角度,如学习好才能有出息等,家长说千万遍也没有用,不懂,他们是从感性的角度看待学习的,学习有没有乐趣?他们对学习有没有感觉?所以,想让孩子愿意去学习,要把握三点:
1、有趣味,要“引诱”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件事情好玩了,他才会去持续关注;
2、能分享,要为孩子营造分享的氛围,这是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也是心理需求;
3、有成就感,对孩子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真诚地鼓励,并且坚持不懈。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不可能扭转整个社会环境,也不能成天抱怨和无奈,陈老师特别强调一一学校没有的家长补!父母一定要把这些学校没有的“营养”给孩子补上。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帮助孩子对学习建立兴趣,特别是在很小的时候,多讲故事,多提问题,他可能会对语文产生兴趣;散步的时候数数马路边上有几棵树,再看看树中间有几个空,她可能对数字就有了概念;和孩子建立共同语言,对孩子学到的新知识展开真诚的探讨,鼓励他不断地挖掘知识的内涵;坚持正面评价,及时真诚地赞美和肯定等等。
父母还要记住一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为孩子注入心理能量。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该如何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陈老师有一段对幸福人生的定义:你培养的孩子收入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能够欣赏自然美,会享受艺术美,独处时不焦虑,群处时也不焦虑,有跟伴侣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以一个平和的心面对孩子,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不要忽略他,也不要过度关注。
这期讲座,如春雨一般让我们感受着心理教育的滋养,定能孕育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