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周五,新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建活动,中间有个环节叫“共修对话力”。四人一组,A角为案主,陈述最近的困惑或挑战,B角陈述听到的事实和观点,C角表达感受,D角用姿势来表达感受,四人轮流做案主。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案主从别人的陈述中发现连自己都没发现的更全面真实的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
这是背景。当轮到我作为C角表达感受时,愣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最后身边的领导解围:感觉平淡也是一种感受。最后这事算过了,但我一直在内心纠结,为什么当时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呢?
仔细思考后,总结出两点原因:1.很少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2.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大学毕业,校招直接进了某世界500强排名前40强的企业(大家不都喜欢这么吹嘛,哈哈),成为集团二把手的助理,一直待到今年3月底,整整4年8个月零12天。这段经历当然让人受益匪浅,但也有其弊处。当时服务对象的层次决定了工作环境是不轻松的,甚至是如履薄冰的;接触的内外部人物决定了需要谨言慎行,八面玲珑。所以,当时更多关注的是大佬们的心情与反应,很少向内心求,关注自己的感受。当然,以自己的咖位,也不会有大佬会问一句:你怎么看?你的感受是什么?
从一张白纸,经过4.7年的禁欲与封闭,于是习惯了关注别人的反应,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非常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之前基本没有机会。
3.
没错,思考那么久,我想到解决或改善的办法了吗?
我这不正在做吗?对啊,就是把想法写下来啊!
先说下我的决定:每周至少一篇文章,写写自己对万物的感受、最近新得的启发,或者新打卡的吃的、玩的、景点等等。总之,尽量把一切记录下来。
写下来的过程,是把思想重新捋一遍,更有逻辑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也为之后在其他场合的表达预演了一遍。
嗯,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