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一文友细点郑板桥写竹的诗,大约例出了十五六首来。闲来无事,也画了两张竹,却没用墨。
第一张是用AI画的,另一张确切的说是做图,用PS将照片变成了古画风。都不难,第二张没做过,是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学习的试验品,做完后一看,还行,有那么点古风的意思。
选画竹,实在是身处‘竹乡’,这阵子又常吃竹笋的缘故。
是不是有些画风突变的感觉,怎的由书画风雅突然扯到美食?
要知道,老郑写竹可不仅有“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和气节之风,还有‘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这可是原汁原味的生活之气。
所以爱老郑的人很多,因他实在本就是个接地气的人物。
我这人不算吃货,离老饕更远。不过,来英德后,对于竹笋却偏爱的很,‘竹笋’在英德,算是地理标志性产品了,特别是西牛麻竹笋,更是享誉广东省内外,具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西牛麻竹笋用来炒腊肉非常的美味,而“晒笋干”是粤北这一带最流行的麻竹笋制作方法,我也没少吃。平常同事有什么美食佳果赠送的,一般都不太好意思受着,总是推拒的多。但遇到送笋的,不管是刚挖的,还是晒好的,客气意思下,也就顺水推舟的笑纳了。
真的是笑纳哦,刚挖的鲜笋,回家剥半天也不嫌麻烦。剥完切片用清水泡到可乐瓶里,存个七八天也没问题。有时也拿盐水煮一下再存,据本地人说,用盐水煮过后可以分解草酸,再配合其他的食材食用更加美味有营养。
回安徽老家,也会买精包装礼品盒系列回去,各种口味的泡笋配白粥,大家都很喜欢吃。
说起来到“竹乡‘’,不去多认识几个竹的品种,实在会很遗憾,好在,公司园区里就有麻竹、毛竹、观音竹、 罗汉竹、佛肚竹,初来时,有几种还是同事介绍着才认识的,倒是佛肚竹是自己一眼就认出的,虽然在北方老家没见,但是在自己收藏的邮票里见过,记得当时一眼就喜欢了它与众不同的竹节,所以印象很是深刻。
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不一般,“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清雅澹泊、谦谦君子之气节与风采并不是一般人可以自比的。竹子的空心,被中国文人引申为"虚心",白居易《养竹记》说:"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子的竹节,也被引伸为"气节";竹子的耐寒长青,被视为"不屈";竹子的高挺,被视为"昂然";竹子的清秀俊逸,被引申为"君子"。
而我们爱吃的笋,在历史上也非常受文人的喜爱的。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诗云:“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这里面还暗含了一个段子:《楚国先贤传》:孟宗最孝,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哀号,笋为之生。
可见爱竹与吃笋, 都是古时今日人之钟爱。此天地之野生珍品本应多赏、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