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情绪
在心理学,情绪和认知一样,都是心理过程,它反映了我们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每种情绪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需要,当符合我们的需要时,引发积极体验,否则引发消极体验。
比如我今天考了90分,妈妈觉得我考得好(高于她的心理预期,即外界事物满足了她的需求),她很高兴的表扬了我;然而爸爸却狠狠的批评了我(低于他的心理预期,引发了消极体验),他对我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其实90分是好是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02情绪误区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仗着亲戚在场,有人撑腰,跟妈妈要冰棍,那时候家里穷,妈妈不给买,我又哭又闹,后来妈妈打了我,她说我再哭就不要我了,于是我哭的更伤心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对情绪的认知是“哭是不好的情绪”,因为得不到满足(冰棍)哭泣,继而因为妈妈的态度(妈妈不喜欢哭泣的孩子)哭泣。
即,我认为悲伤哭泣是坏情绪,妈妈不喜欢坏情绪的自己。
同样,因为某件事妈妈表扬了我,我很开心,妈妈也开心,我就认为“开心快乐是好情绪”,妈妈喜欢好情绪的自己。
父母、老师的教育是让我们好好学习,却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我们身上,太多情绪影响了我们的认知,认知又推动着情绪,正因为我们对情绪存在好坏的错误认知,导致我们讨厌自己的坏情绪,坏情绪让我们认为自己是坏的,继而讨厌自己。如此反复,我们始终在里面转圈,走不出来,焦虑、抑郁、自暴自弃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好的,就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时间的压抑,也扭曲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我们把原本应该自然表露的情绪投射自己,让自己陷入负面的循环中。
03正确认知情绪
其实,情绪无好坏之分,积极情绪不等于好情绪,消极情绪不等于坏情绪。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只是体现了我们需求满足的不同状态而已。
情绪有时候就像压力锅的阀门,如果被堵上、被抑制,压力越来越大,最后爆发时带来的伤害也越大;反之,如果将阀门打开,一点一点宣泄出去,会减轻我们心里的痛苦,使我们的心态平静。
即使消极情绪也存在积极意义。
我有段时间无法平衡工作、家庭和自我成长有些焦虑、着急、不安。
但正是这种情绪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好,我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会。于是我给了自己10分钟,什么都没想,把自己放空,闭目养神。
10钟后我进入状态,做就对了,眼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想的越多越耗能、越焦虑、越解决不了问题。
对于家庭、工作和生活本就没有绝对的平衡,享受当下的每个时刻,做好当下每个时刻的自己。
04与消极情绪共处
我们都不喜欢消极情绪的自己,那怎样调节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呢?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情绪(自我觉察)
很多时候我们发完脾气之后才意识到刚刚我发脾气了,但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发完脾气后我们可以反思我为什么生气?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敏感神经?我们该如何与对方沟通自己的需要?
慢慢的我们可以在发脾气的过程中就能看到自己生气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感受与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们发脾气的时候身体是怎样的,是不是嗓门很大?紧握拳头?全身僵硬?心跳加速?
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感受身体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分散情绪。
#找到情绪背后的需要
每个消极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我们未能得到满足的需要,我们要找到这个需要,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个需要。
05走出情绪阴霾
情绪阴霾指长期的消极情绪,比如焦虑、抑郁、伤痛等。
改变从认知纠偏开始。
我们要了解“不合理信念”特征:
#绝对化需求
以自己的利益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发生,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与“一定”、“肯定”、“应该”、“必须”这类词连在一起。
#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表现为对自己的不合理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糟糕至极
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联想到更大的灾难性的想法,导致将自己陷入极度不良情绪体验。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向内审视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觉察,向外寻求反馈,接纳自我,然后通过行动帮助我们走出情绪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