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毕业的九六年,没有MP3,没有MP4,没有CD,没有VCD,没有DVD,只有录音机。录音机一般是带有收音机功能,但是,信号不好,收音机一般不用。
录音机用的是磁带,最古老的那种磁带,七八块钱一盒。录音机二三百块钱一台,小地方还没得买,得去灵宝或者三门峡才能买到。
我在还没有买到录音机的时候,就开始买磁带。因为有一种说法“能买得起录音机,不一定能买得起磁带”。磁带上有几首歌,就老是那么几首歌,反反复复地放,不几天也就听得腻歪了,得去买新的才是。
我当时的工资,一个月不够买一台录音机,买磁带,我就是买十几盒。但是,工资还要吃喝拉撒,哪能光用来买磁带?再说了,磁带也是得去大地方才买的到,难道不搭车就能去?去了,难道不吃饭就能回来?
我的第一台录音机,是专门请了樊老师陪同,去三门峡买的,桑宝牌。樊老师会修电视机,当然会选机器。回来的路上,我们在西站商贸城吃了“山西两绝饺子”,我至今不知道他们的“两绝”是哪两绝色,只是记得那饺子个头好大。后来,我出嫁给西站,却再也没有吃过当初的那样的饺子的味道。
因为价值不菲,我买的磁带,都是正版,纯音乐的居多,带词的歌曲反倒少。因为,能百听不厌的,是没有具体歌词的音乐呀。我还买有《简爱》的原版配音磁带,有席慕蓉、汪国真的抒情诗磁带,由名家朗诵的,乔榛啦,丁建华啦。有《红楼梦》的越剧磁带。
没有课的时候,在住室,看书,或者写教案,旁边放着音乐,能吸收周围的噪音。
那个录音机,陪了我好多年。
直到一零年,才买了一台CD机,就改听CD碟了。买的碟子,依然是:正版、纯音乐。
去年,又买了一台新的CD机。原来的那台,只能用录音机功能。今春开学,我把它带来学校了。我翻出了好久都没有用过的磁带,放进去,还是二十年前的声音。尘封的记忆,一下子扑面而来。
听席慕蓉的《莲的心事》、《初相遇》、《如歌的行板》,听欧美经典老歌《昨日重现》、《说你说我》、《人鬼情未了》、《卡萨布兰卡》……我犹如坐在大王一中的最初的那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小土房子的住室里,恍然还是二十岁的那个我。
所有的离别,都有重逢的可能;所有的相聚,也都有离别时时候。
我和我的二十岁,在录音磁带里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