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个能说说话的人就很好了。这是人到中年,对于情感和伴侣的贴切描述和殷殷期盼。
若要再有情怀一点,和TA一起不说话也舒服,大约可以算相濡以沫的一种吧。
现实生活中,有个能说话的人,其实不容易。
能说上话,至少包括两层意思:你有话愿意对TA说,TA也愿意倾听。若要彼此都能说说话,你还应该是TA可以敞开心扉的人。
首先,要达成这两个愿意已经是低概率事件。三观一致,情趣相投,无需刻意为之的包容与关切,理解你的悲喜,抚平你的疲惫,给你安宁和满足,让你睡得香甜。年轻人说,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的确,这些正是爱的存在,爱情的产生可以是盲目的,而爱的维续并不全赖于多巴胺的分泌。经沐风栉雨依然携手白头的,是彼此的欣赏和依恋,是心心相印,是心有灵犀,是“我思鼓瑟君调弦,余音未绝两欢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满足了这些条件,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倾诉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如果能相拥,谁又会选择无语凝噎?你开心了难过了都想对TA说,女人更恨不能第一时间倾诉。TA有时间吗?TA在身旁吗?TA心情好吗?TA是不是疲倦得不想说话?许多客观因素决定着你的这些话能不能顺利抵达TA的耳畔。有些事是这样,过了就过了,没了欲望,即使再说也不是当时的味儿。曾经任何事都想告诉TA,慢慢地对着TA想不起要说什么,有一天发现居然真的无话可说了,异地恋往往就这么劳燕分飞。
四郎愿意对玉环说,四爷也有他的嬛儿,查尔斯和卡米拉在一起更轻松,木石前盟是因为懂得,没有了荷西三毛的话却为谁留......纵然贵为君王,倾心之人也难得一二,而我一回头,你正好在这里,需要多大的造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