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
书籍推荐
人生困难重重,只追求让孩子快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都希望帮助孩子发展出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以我家赳赳为例,我们发现每次我们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总是引起更加强烈的反抗,孩子的大哭大闹和我们因为挫败感而产生的愤怒最终几乎总是将这场战争推向两败俱伤。这不禁让我思考难道养育孩子的道路必定如此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不为我们所知,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在豆瓣和小红书上搜索育儿类的书籍,无意中发现了《孩子:挑战》这本书(豆瓣评分 9.2)。
本书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1918年开始医学研究并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阿德勒,并与其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作者在育儿领域有长达40年的经验,书中的这些方法经过了作者在家庭关系咨询中心的实验、研究、考证。结合小红书上的一些育儿笔记背后的原则线索和我的实践效果来看,这本书强烈推荐所有初为人父人母的朋友阅读。即使你目前没有养育孩子的难题,书中提到的很多沟通原则与技巧同样适用。
这本书挺厚,我花了半个月时间,在上下班的通勤路上读完了这本书,收获颇多,以下是读书笔记。
溯本求源-了解孩子出现挑战性行为背后的原因
人们行为都是有目的性,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不可避免的会寻找自身的价值感,而孩子出现挑战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正是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对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所有用来寻找自身价值感的方法,都是他自己通过直觉找到的,而不是通过理智推断决定的。因此,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能形成错误的目标,分为以下四类:
- 过分关注:感到气馁的孩子的第一个错误目标,是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受到这个错误目标和动机的影响,孩子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 权力之争:感到气馁的孩子寻求归属感的第二个错误目标,是“权力之争”。通常出现在父母强行制止孩子要求关注的行为后,孩子会决心用权力之争来击败父母,从拒绝父母的正当要求中得到满足。
- 报复:内心沮丧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认为只有报复才是体现自己有意义和有价值感的唯一途径。现在他确定自己不被喜欢,也没有足够的权力,那么他的价值感要通过伤害他人来体现,这是为了补偿自己受伤的感情,他的错误目标就是反击和报复。
- 自暴自弃:一个彻底气馁的孩子会完全放弃自己。他觉得无论做什么,有用的事儿、没用的事儿,他都没有成功的机会。他觉得非常无助,进而利用这个无助感夸大自己的弱点,有时甚至是夸大自己想象出的弱点,目的是避免去做那些他预料自己会失败的事情,否则会更难堪。
典型误区
在孩子幼小时鼓励他们顺从而听话,同时却又期待他们将来能够自信而果敢。与其教育孩子顺从而听话,不如鼓励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勇敢探索自我的边界。
想保护孩子远离负面感受和痛苦,同时又期待孩子在遇到痛苦时能够勇敢面对。但我们都知道痛苦不可避免,与其保护孩子远离痛苦,不如锻炼孩子面对痛苦,而坦诚和带着爱的陪伴就是锻炼孩子的最佳方式。
教育孩子压抑或者否认自身的情绪,尤其是男孩,同时又期待与孩子建立信任。但我们知道人的情绪反应是本能的,否认和压抑都不会让这种情绪消失,只会留下一个孤独、无助、不能接受自己真实感受的孩子。
强调自身的权威,孩子出现挑战性行为时试图让孩子屈服于大人的权威之下,结果每次都陷入无止境的权利之争,要么孩子大哭大闹不止,要么自己不断让步并给予不合理的奖赏。等到孩子长大后,再也不迷信你的权威之时,这时你再教已经教不动了。
应对原则
那么,在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书中建议的核心原则总共有34条,每一章讲述一条原则,但是很多原则是前面一些基本原则的延伸,因此做了适当合并和删减,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 持续的鼓励代替过度保护,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 肯定过程(行为准则)而非结果,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利用合理的自然结果代替惩罚和奖赏;
- 坚定而非强硬以避免权力之争;
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如果妈妈企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这对双胞胎,那么带来的只能是反抗和不妥协。
坚定,则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妈妈可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做出来。例如,她可以在孩子们不守规矩时拒绝开车,每次他们疯玩胡闹时,妈妈就停下车。她可以说:“如果你们不守规矩,那我就不开车。”然后她可以静静地坐着,直到孩子们停下来,不用多做任何解释。妈妈的态度就能够表明她的立场和坚定。
- 不介入冲突,让孩子学会处理冲突;
- 用前后一致的行为代替说教,发展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
- 同情但不要怜悯,避免孩子的错误自我认知;
典型案例
下面是书中一些非常精彩的案例摘抄,可以品鉴一番。
吃饭难
四岁的爱丽丝体重较轻,而且容易感冒,爸爸妈妈都坚信,只要她得到更多营养就能改善体质。爱丽丝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了几口饭,喝了点牛奶。当父母开始交谈时,她就对吃饭失去了兴趣,她把胳膊放在餐桌上,用手撑着头,无聊地开始玩碗里的食物。爸爸这时提醒她:“快吃呀,宝贝!快点吃你的晚饭。”爸爸的语气很和蔼,充满疼爱。爱丽丝可爱地笑了一下,又吃了一口。爸爸妈妈又开始聊天,爱丽丝嚼了两下,又不吃了。妈妈停下和爸爸的对话,跟爱丽丝说“宝贝,快点嚼,嚼了咽下去。你想成为一个健康高大的孩子对不对?”爱丽丝使劲嚼了几口。爸爸接着说:“这才是我的乖女儿。”然后只要爸爸妈妈一开始说话,爱丽丝就停下来,不吃饭。整顿饭都在爸爸妈妈对爱丽丝不停的哄劝中进行。
引导爱丽丝正常吃饭的最佳方法,就是“允许”她吃饭。如果她拒绝吃饭,父母应保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完全避免说教。大家都吃完饭以后,就正常收拾。到了下一顿饭的时候正常开饭。如果爱丽丝依旧拖拖拉拉,还是不用说教,只是保持友好和善的氛围,这个态度暗示:“如果你想吃,这里就有饭。如果你不吃,说明你不饿。”如果孩子拿着食物玩,就把食物静静地收走。不用恐吓惩罚,也不用奖赏贿赂(比如说吃完饭就可以吃甜点)。爱丽丝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后抱怨肚子饿,要求吃饼干或喝牛奶。这时妈妈可以友好地回答:“你肚子饿,真是抱歉,咱们晚饭六点开始。要等那么久才有东西吃,真糟糕呀。”
不论爱丽丝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可怜,妈妈都要让她饿着,因为这是不吃东西的自然结果。如果因为不吃饭就打孩子,给孩子带来的是痛苦的惩罚,因为这里面有父母的强迫和干涉。饥饿带来的不舒服,不是大人强加的,而是不吃饭造成的。
冲马路
三岁的凯茜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经常不顾来往车辆跑到马路上去。妈妈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她,把她抱回来。妈妈为此说过她、打过屁股,都不见效。
凯茜的这个行为会有什么自然合理的后果?当然,我们不能任由孩子在马路上玩而被车撞到,这个自然结果我们不能接受。所以,我们可以安排这种不良行为的后果。凯茜第一次跑到马路上玩,妈妈可以镇静温柔地抱着她,问她“愿不愿意留在院子里玩”。如果她第二次又跑到马路上,妈妈可以把她抱起来,进到房子里:“既然你不想在院子里玩,那就在屋子里面玩。等你准备好在院子里玩,我们可以再试试看。”
跟凯茜建立界线和后果。凯茜一旦表示愿意再试一次,就可以到院子里去玩。如果她又跑到马路上,就会给带回屋子里,不能出去。 经常给孩子第二次机会非常重要,这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还有机会,也能感受到妈妈对他们和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信心。 凯茜被带回到屋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马路上玩,可能会反抗。这时候,妈妈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对孩子的反抗不做回应,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争抢玩具
四岁的沃利和妈妈一起去邻居家串门。邻居家十八个月大的女儿帕蒂,正在客厅的地板上玩玩具。妈妈建议沃利:“去和帕蒂玩吧,乖乖地玩,别捉弄她。”两位妈妈在厨房坐下来喝咖啡,沃利耸耸肩,脱掉外套,冲进客厅。没一会儿,就听到帕蒂的尖叫声。两位妈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客厅,看到沃利脸上露着扬扬自得的表情站在那里,还紧紧抱着帕蒂的洋娃娃。帕蒂大声地哭着,额头上有个红印。帕蒂的妈妈赶紧过去把她抱起来,搂着她亲吻安抚。沃利的妈妈抓着沃利:“你这个调皮的孩子!你对帕蒂干了什么?你抢了她的洋娃娃,还打了她,是不是?你怎么这么没规矩!我现在必须打你的屁股!”她打了沃利两巴掌,沃利哭了起来。“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她对已经让帕蒂安静下来的帕蒂妈妈说,“他总是欺负比他小的孩子。”沃利闷问不乐地看着妈妈试图逗帕蒂笑,而帕蒂转过头,把脸埋进妈妈的怀里。帕蒂的妈妈说:“我们把咖啡喝完吧,她没事的,我抱着她就好了。”沃利的妈妈又转向沃利:“你真是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欺负比你小的孩子,丢不丢人?你给我老老实实在椅子上坐着,否则我会再打你屁股!”
这个案例的处理中其实双方都又不妥之处:
- 一个欺侮弱者的孩子,通常是个气馁的孩子。不良行为是内心气馁的错误表现。不要做任何令人气馁的评论。那些评论不会“教”任何事。表达出相信沃利有能力和帕蒂玩的态度,比任何言语更能达到效果。“我们到隔壁去,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和帕蒂玩
- 妈妈也没有把沃利的行为和人分开。她认定沃利是个调皮、没规矩的孩子。妈妈的预设、没信心和指责的语言更加强化了沃利的自我价值观;
- 帕蒂从这样的经历中会学到一点疼痛都不能忍受,只要一发生伤害,就需要有人立即安慰。她会愈来愈依赖妈妈,自己的勇气和调适能力会慢慢受损,很容易发展出自己是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婴儿的自我认知,时刻需要别人的保护。成人的生活里充满不适和痛苦,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们学不会忍受痛苦、挫折、伤害和不适,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会阻力重重。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最严重的态度之一,这种态度传递出的是大人对孩子以及他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只要一开始有争执,妈妈可以很快地过去,拉起沃利的手说:“儿子,我对你今天感到如此不开心觉得很遗憾。既然你不喜欢在这里玩,我们就回家去吧!”当然,这样一来,妈妈会牺牲了这次的造访。但这样做,可以“教”沃利,如果他愿意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可以与妈妈再来。
- 向沃利表示可以犯错误,将“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交还给了沃利,并且能够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 用淡定的态度对待这件事,就能帮助帕蒂学习接受疼痛:看到你很疼,我也有些难过,这很快会好起来,你能够忍受。
总结评价
总得来说,我对这本书的理念十分推崇。当我发现以一个更加平等、坚定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挑战行为时,往往事情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比如:
- 换尿不湿:之前给我儿子换尿不湿时他总是抵触哭闹,现在我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他“你屁股脏了,爸爸先去帮你放水,待会喊你,你自己过来吧”。神奇的是,这种沟通很快奏效了,最近儿子换尿不湿的配合度大大提升了。有时多给一个选择就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 上班分别:早上上班前有时儿子会恋恋不舍或者更加强烈的抱住我说“爸爸不要上班”,而我会温柔的回应他并给他一个拥抱“你希望爸爸陪着你是吗?爸爸抱一下吧,然后晚上回来找你吧”。如果他还是很不舍,我会让长辈抱他下楼送我一程,然后挥手道别一下就直接离开。这时他也会有些许不舍的情绪,但不会崩溃大哭。这种行为让孩子既能感受到你的爱同时也能学会接受这种不舍的情绪。而偷偷摸摸的不辞而别,则会让孩子独自面对父母可能随时消失的恐惧,这种行为只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 赶时间: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时我会低下身来告诉他我们要赶时间,我们不可以再磨蹭了,现在爸爸必须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了,你需要忍耐一下。然后强制抱起他晚目的地赶,虽然他会有些挣扎和反馈,但很快就会发现转换为有些嘟喃的不高兴,这比起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时的强烈反抗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做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决定,我们没有因为孩子的挑战性行为大发脾气,孩子也会从我们的身上学习到有情绪和感受是可以正常表达的,这些情绪不会立即消失,但我们可以控制和调节它,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学习案例。
- 吃饭提条件:有一天家里长辈在饭点看电视剧,他坐在沙发那对我说“爸爸我要在沙发这边吃”,我当时想电视里面的内容他应该不太有兴趣,应该是之前有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的诱惑。于是我很平静的说“不可以哦,你要是不饿就在那玩一会儿,你要是饿了就上桌吃饭好吗?”。然后低头继续吃自己的饭,不生气也不引诱他。他不死心间隔一小会儿就重复一遍“我要在沙发这吃”,而我每次都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这样四五次之后见我不为所动,他就自己跑过来说“我要吃饭”。这是一个典型的坚定而非强硬,利用自然结果而非逻辑惩罚的例子。我们做到了既坚定又温柔,遵守规则而又给予选择。我们用行动告知孩子不合理的请求不会因为无赖行为而被接受。
- 限制看视频时间:放假实在无聊的时候,带儿子看科普纪录片的时候,跟孩子约定了一次不超过20分钟时间,最开始结束的时候孩子总是恋恋不舍的讨价还价。后面每次开始看之前,我都跟他严肃的约定只能看20分钟,看完自己去关掉。当时间到了而孩子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主动关掉视频时我会给予他肯定“嗯,你做的很棒,说到做到!“,孩子也乐呵呵的接受夸奖。后面看视频都会主动去关闭,非常有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原则没有退让,同时让孩子遵守自己的承诺,肯定孩子遵守承诺的行为。
同时,书中提到的坚定而非强硬的原则帮助我发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会用更加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处理职场内的合作关系,比如:
- 寻求反馈:现在我会在和下属沟通结束时问一句“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这句话威力巨大,因为这句话表明不清楚可能是我的表达问题而非你的理解能力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他/她清晰了那我们可以继续沟通,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可以再回去表述一遍,这才是有效沟通;
- 真相不唯一:在表达不同的观点时,我也会在最后加一句“我目前是这么想的,但也许我是错的,只是我现在还无法认同这个观点“;
- 善意假设:在沟通一些问题时也会先重复规则和观察到的行为,然后询问下属是否遇到什么困难,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给出建议,强调我会提供必须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