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陵夜雪(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於陵夜雪”小议

《长山县志》卷二“隐士陈仲子墓”条目下载云:
“旧传夜必降雪,无间寒暑,行人每仿佛见之。”

陈仲子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死后竟能让苍天夜夜降雪,昭示后人。其实,这雪,是老百姓愿景中的雪,是陈仲子追捧者愿景中的雪。一则,赞誉陈仲子终生廉洁如雪,高尚节操冰清玉洁;二则,为被脏水玷污的陈仲子雪耻洗冤,还其历史的清白。故这“於陵夜雪”,虽属虚拟,却在更高层面上更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真实。春夏秋冬,日月轮回,於陵古城中夜夜飘洒着漫天雪花,如此浪漫壮观的天地愿景,闪射着多么灿烂的人民性的艺术光华!这与关汉卿《窦娥冤》中“六月飞雪”的艺术情节惊人的相似。“於陵夜雪”的民间传说起源于何时何代,尚无法确定,起码元代就已经传布在长山民间。明代,一些文人为陈仲子大唱赞歌,力挺陈仲子,很显然是明代人张扬个性贬斥世俗的一种精神诉求。历史上特立独行的人常常在世俗的失败中成就了自己的人格,后人又常常以虚拟的民间艺术凸显其人格魅力的巨大能量。陈仲子是也。历史上许多弱势者在世俗强权中惨遭失败与不幸,后人也常常以虚拟的民间艺术赋予神奇的力量颠覆历史。《孟姜女哭长城》是也。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被审核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它的价值就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秦始皇的真实态度和历史评价。这便是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於陵夜雪”的民间传说,后来竟变成了诸如“范祠烟雨”“长白晴岚”“济水归帆”等长山八景中的第一景——《於陵夜雪》。由虚变实,虚实相融,并且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篇。元朝长山人张公直《於陵夜雪》:
六出呈祥报岁华,随风高下掺银沙。
粉粧前代将军庙,玉树当年仲子家。
泷水人归寒罢钓,静方僧扫晚烹茶。
平明怀范楼头看,一片冰凝彻海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書」 《你一年的8760小时》 艾力 书里鸡汤还是蛮多的,有几个小方法还是蛮新颖的。但是我更喜欢感受生活,发现生...
    查无此蜗阅读 341评论 0 1
  • 提拉米苏在意大利是一种带咖啡味的著名甜点!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提拉米苏一种带着意大利风味的甜点。 而在意大利提拉...
    芮桐阅读 613评论 0 2
  • 去年和老张去了趟日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的女人幸福感都很高。不论是在马路上快步行走,还是在店内迎接顾客,或是...
    张氏的四月生活阅读 619评论 2 4
  • 季节的忧伤 或许是冬天的缘故吧,寒冷让人有点不适,萧...
    拙兰阅读 291评论 3 4
  • 来自搭班的夸赞反倒让我一晚上惶恐 同事们的附和声声顺耳又温暖 心里乐开花又深知 我哪有那么好 无非是不爱给人添麻烦...
    灯火扰乱阅读 1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