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宋尚书像赞
维兹漕河,元故运程,复有海道,国计是经.
逮我国朝,河决原武,入于安山,塞四百里.
南自济宁,北史临清,陵古代迁,舟不可行.
永乐初元,文皇御极,肇建北京,远法乃立,
自海运者,径由直沽,自江运者,浮淮入河.
至于阳武,复登于陆,舣舟卫河,输之辇毂.
海险陆费,耗财溺舟,岁亿万计,天子是忧,
乃命我公,修元运道,济兖青东,登茉率效.
虚心钫计,白英出奇,作坝戴村,五里长堤.
汶水汤汤,令出南旺,乃分为二,南北各向.
南入于漕,遥接徐吕,北入临清,接卫之浒.
漕功告成,海运遂废,有功手民,当百世祀.
维时臣煫,实疏其宜,敕下有司,乃定厥仪.
正德壬审.俞鐩之馈,祀手南旺,遂着为令.
公之治漕,矢心为图,相波流泉,刚断不感.
關公而来,当之如何,是式是程,修明令谟.
戴村之坝,增卑倍簿,目绩月累,冈陵可作.
徂徕诸泉,皆入纹河,洪此上流,弘济实多.
巡廉必时,疏浚必力,维持成就 以永公绩.
财不枉费,役不枉兴,山东民力,迄可少宁.
置闸以节,蓄湖以灌,公实相之,永世无患.
公功在国,公神在民,军储千亿,皇图万年.
宋礼:引汶济运 万世铭勋
在京杭运河的建设和开发中,有一个人厥功至伟。他疏浚会通河,筑建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建南旺运河分水枢纽等工程,确保漕运畅通。他就是明代杰出的水利专家、运河治理的重要人物——宋礼。
宋礼的生平
宋礼,字大本,河南省永宁县(今洛宁县)人。生于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卒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自幼聪颖悟知,好学有志,精于河渠水利之学。明洪武年间先后为进士、山西按察佥事等职。朱棣称帝后,先后任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因治运有功,多次受到皇帝表彰。据《明史·运漕证序》载:“元开会通河,其功未竣,宋康惠踵而行之,开河建闸,南北以通,厥功茂哉。”永乐二十年(1422年),宋礼二次奉命到四川采购木材,积劳成疾病故,卒年64岁。
宋礼的治水实践
元代会通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南北贯通。但由于地势等原因,为解决会通河水源不足等问题,元代建设堽城坝,通过引汶水入洸河,洸水流至济宁会源闸(又称天井闸)分流南北济运。由于济宁地势比南旺约低7米,洸水入运后,水量小时很难达到运河“水脊”南旺段运道,水源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元朝末年,会通河被黄河决口泛滥的泥沙所淤积,运河中断。明初建都南京,南北大运河没有受到重视。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口于河南原武县黑阳山。自济宁至临清四百五十里淤塞,水运不通。明成祖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为实现南粮北运的需要,决定改造大运河,保证漕运畅通。
永乐九年,皇帝采纳济宁州同知潘叔正建议,重开会通河,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等、督其工役。
宋礼等人奉旨治理漕河,他“广寻博访”“测地而度高卑”,通过实地勘测,精心策划,制定了治水方略和措施。
一是制定治水方略。宋礼深入民间,查看沿运水系、地形,访问群众。在汶上县城东北白家店村,遇见乡官白英。白英虽居乡里,但为人刚正不阿,见宋礼“布衣微服”,深入民间寻求治运良策,便把他多年积累的治水通航的想法告诉了宋礼。宋礼采纳白英的建议,制定了“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诸山泉,修水柜”等治水策略。
二是疏通会通河。永乐九年,根据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建议,工部尚书宋礼等人奉命征调民工165000多人,重点疏通山东丘陵地带的会通河段(从临清到须城安山),疏浚会通河。
三是建设引汶济运工程。主要有三项,即筑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和建设南旺枢纽工程。戴村地形两岸夹山,坝基稳定,距南旺较近,直线距离只有38公里,是分汶济运最好的制高点。戴村坝初建时为土坝,“坝长横亘五里十三步,遏汶全流”。又在戴村坝上游大汶河南岸开引河一道,名称小汶河,长90里,纵贯汶上县至南旺入运河,作为引汶水渠。同时在戴村坝上游大汶河北岸坎河口(大汶河支流),筑一道滚水坝(沙坝),当大汶河水量小时,可拦汶水不傍泄,当水量大时起到溢洪的作用,破沙坝泄入大清河,以确保戴村坝、小汶河及运河的安全。坎河是引泉入汶的河道,也是汶水涨溢的溢洪道。“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经民工9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同时开展闸坝建设。“自分水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置闸十有七,而达于卫;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置闸二十有一,而达于淮。”
四是建设辅助工程。宋礼完成了南旺分水工程以后,又考虑到北河水小,于是在张秋西南开汊河一道,上达汴梁(河南开封)于金龙口建坝,分黄河之水于张秋以济北运。又命金纯在汴梁之北,从金龙口开黄河故道,筑堤导河,从而到达鱼台(山东鱼台县)塌场口,以增加南运的水量,确保会通河水量充足。
通过疏浚会通河,建设南旺镇枢纽,建设戴村坝等工程,修缮堽城坝,利用天然地形,扩大南旺、安山、昭阳、马场等处的天然湖泊,修建成“水柜”,设置“斗门”调蓄水量,引泉入河,使之河河相通,渠渠相连,湖湖相依,联成巨大水系,做到水系联网,使会通河得到了可靠的充足水源,基本解决了会通河畅通和水量问题。
宋礼治河的历史功绩
宋礼治理运河,“经营五载,永乐十三年告竣”(《宋礼庙碑记》)。通过系统治理,明代彻底解决了运河问题,保证了漕运畅通。从此,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每年从东南运粮米几百万石(最高达到500万石),接济京师,以致海运遂罢。大运河真正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表彰宋礼的功绩,明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皇帝遣礼部员外郎杨棐谕,祭祀故工部尚书之灵。为纪念宋礼治水有功,正德六年(1511年)祭祀,七年于汶上南旺会通河上敕建祠,建庙宇于南旺分水龙王庙之左,宋礼被尊为河神。在汶上、南旺建祠和庙并塑神像,供后人每年祭祀。万历元年(1573年),被封为“开河元勋太子太保”,谥号“康惠公”。命嫡长孙一人送监读书,嫡次孙四人赴南旺守祠,专管奉祀,拨给附近湖地10顷,永远管业,免派门丁差役,以示优恤。崇祯十五年(1624年),又赠给祭田二百八十顷。清代康熙、乾隆两朝皇帝对宋礼进行追封,对其后代特别抚恤,清朝雍正时,敕封为“宁漕公”,光绪五年(1879年)朝廷追念治河名臣宋礼的题词:“宋尚书圣德神功不居禹下”,敕封显应大王。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
大坝长400多米,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大坝修建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代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取名戴村坝。
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从未放松大运河的治理,对大运河供水枢纽工程戴村坝更为重视。由于土坝经不住大水冲刷,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逐渐加固成石坝。在加固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设计,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戴村坝。
大坝的结构
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从整体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鉴,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过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河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主石坝北的太皇堤,顺河向为东北西南向,堤为土石结构。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供。应当说,太皇堤起着保坝抗洪的双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坝。三合土坝走向与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称为三合土坝。三合土坝的作用何在呢?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体维修的同时,增筑此坝,坝长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主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加之太皇堤吃紧,此时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实为汶水溢洪道。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堤的迎水面改为石砌,今仍巍然屹立。
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大坝北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白英治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